美文网首页
心灵突围:教你与自己和解

心灵突围:教你与自己和解

作者: 潇遥_ | 来源:发表于2023-04-14 07:11 被阅读0次

介绍书之前,先讲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在南亚次大陆,一场大战蓄势待发。一位武士正威风凛凛站在战车上,他身经百战,所向披靡,被人们称为战神。

此时此刻,他心中充满了旺盛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他让车夫将战车再往前开一点,他要第一个冲入敌营,砍下敌人的头颅。但就在他瞭望敌营时,看到的情形却令他瞬间崩溃,他看见自己的亲人们正在敌方阵营中,手拿武器与自己对阵。

刚才还蓄势待发的武士,此刻完全无法动弹,他该怎么办?是带领队伍冲上去,杀死自己的亲人?还是任凭对方来取自己的首级。

外面的大战还没有开始,而他内心的冲突却已经如火如荼——两股分裂的力量在体内不断碰撞,他感到肌肤随之灼烧,四肢变得沉重,嘴唇干燥,浑身发抖,每一根汗毛都竖了起来。

他大叫一声:“天啊,我该怎么办?”

随即,便瘫倒在战车上,被这极端的冲突,逼进了绝望的死角。

上面这个故事,源自印度著名诗歌《薄伽梵歌》,最触动我的,是它将外面的大战与内心的大战融为一体。我们的内心,何尝不是一个厮杀的战场?假自我想杀死真自我,一种想法想杀死另一种想法,一种感受想杀死另一种感受,一种价值观想杀死另一种价值观,这两股对立的力量僵持不下,刀枪剑戟,引发人性动荡,自我坍塌。

这样的内心冲突,你有过吗?

我见过最激烈的内心冲突,是在我爸爸身上。他30岁时,因为和爷爷奶奶冲突,气只能吞着,结果满口牙全掉了。每想起这件事我就想哭,这真叫“打落牙齿和血吞。”

当时爸爸甚至跑到铁轨上自杀,但想到两个孩子(那时还没有我),又回来了。

想恨别人,发现那是父母,恨不成;转而恨意攻击自己,所以想自杀,可还有老婆孩子要养,不能自杀,这是何等的纠结。

这种纠结,发生在无数人身上,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称之为“基本冲突”,她的这本力作《我们内心的冲突》,透彻地解读了人类的基本冲突,可以帮助我们从内在的交战中突围,因而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在世界范围内畅销。

在我心目中,好的心理学图书,应该能让所有认真读的人都能基本读懂,霍妮的书,就是这样的。

“好人”的内核,是一个疲倦的灵魂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霍妮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工程师,他总是觉得自己特别疲惫、烦躁,有一次他出现这种状况,是在一次技术讨论中,同事的方案获得了采纳,他的则没通过,并且,这是在他缺席的情况下产生的决议。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他感到不满,完全可以据理力争,因为程序确实不合理;如果他真心觉得别人的方案好,也可以心悦诚服,接受大家的决定。只要他让自己的反应与内心感受一致,哪个选项都是对的。但问题在于,他对自己受到轻视很愤怒,却又不愿意把愤怒表达出来,因为他想给同事留下一个谦虚、大度的好形象。就这样,他像一只钻进了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内心陷入激烈的冲突,自然会精疲力尽、烦躁不安。

一个人只要有了被人拒绝或轻视的感觉,无论表面上多么状态如常,但其内心,或者说是真自我,必然是充满愤怒、攻击性和破坏欲的,我将这叫作“黑色生命力”。黑色生命力不能被灭掉,其实也灭不掉,它应该被我们看见、理解和接纳。所谓看见,就是自我觉知,以及在关系中被回应。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就是要潜入潜意识的深井,让黑色生命力重见天日,并将其转化为亮色生命力。如果黑色生命力长期被忽视,没有被看见,找不到向外表达的途径,就会转而向内攻击自己。

任何关系中,我们都要敢于用愤怒守住自己的界限。人没有愤怒,犹如一个国家没有武装。弗洛伊德说,一个人必须学会合理或者象征性地表达他的攻击性,否则,他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好人”总是压抑心中的愤怒,在一次次内心厮杀中,假自我总是占据上风。人的生命力不能向外伸展,就会向内塌陷,黑色生命力的转化也就不可能完成。

做“好人”是要付出代价的,上面那位工程师就患上了神经症。

什么样的内心冲突会把人逼疯

我们都会有内心冲突的时候,但这不代表我们都得了神经症。卡伦·霍妮认为,正常的内心冲突,与神经症的内心冲突有两点不同。

其...

其二,正常的内心冲突,能够被看见,或者一经过提示,就能发现其存在。而神经症的内心冲突则隐藏得很深,患者很难察觉到它,但发作起来是不由自主的、失控的、强制性的,人们通常会因为强大的撕扯感,而失去选择的能力。

《我们内心的冲突》带给我们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察觉冲突,捕捉到黑色生命力,让内心和解,释放出生命的活力。当然,这个过程不是轻松的,很多人不敢靠近内心,对黑色生命力充满恐惧,他们就像站在悬崖边,在凝视深渊的同时,能感到深渊也在凝视他们。

认识自我,就像是跳入深渊,与黑暗拥抱,将心中曾被压抑、剥离的那些东西寻找回来,让自己复原,黑暗的生命力才能变得明亮,我们的生命也才能得以完整。

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

在相当长时间里,我对心理学的领悟,可以概括为两点:

1.世界是相反的;

2.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

世界是相反的,即“当你看到了A,就意味着你看到了-A”,当你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了这一面,也意味着你同时看到了它的对立面。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从不发脾气的好人时,就要意识到,他必然有严重被压抑的坏脾气。崔永元在央视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很少爆粗口,但是被压抑的愤怒让他患上了抑郁症,从央视辞职后,他活得十分随性,想骂就骂,在这个过程中,他觉得自己的抑郁症竟然好了。

过去,我也时刻以“好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例如在微博上和人激烈论战时,身体会发抖;现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我常感觉浑身舒爽。压抑愤怒,会成为病人,合理地表达愤怒,是成熟的特征。

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同样非常重要。很多问题原本像团迷雾,但如果从关系的角度看,一切都能清晰起来。卡伦·霍妮作为心理学大师,她与弗洛伊德最大的区别,就是从关系中去认识神经症。

在这儿我们要做一下介绍,精神分析可以分为两派:动力派和关系派。动力派特别重视性、攻击性这些动力,而关系派特别重视关系。弗洛伊德作为最早的创始人,他的理论是动力派,对关系有所忽视,而后来的精神分析学者,越来越重视关系。

依照精神分析,6岁之前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一个人的人格在此期间被基本定型,如果儿童在这一阶段遭受创伤,就埋下了患病的种子。如果以后的人生阶段再一次重复了类似的创伤,他就可能爆...

相关文章

  • 心灵丨与自己和解

  • 活在当下,与自己和解

    “幸福就是与自己的内心和解,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获得身心灵的深度疗愈。” 今天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感受颇...

  • 心灵成长/与自己和解,和外界和解

    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就是和外界互不相容,与时间分离。 和自己过不去的表现就是束缚自己,约束自己,质疑...

  • 海街日记

    和解。与他人和解、与家人和解、与自己和解;与得到和解、与失去和解;与过去和解、与现在、未来和解;与现实和解、与虚幻...

  • 2019-10-15

    与自己和解 幸福就是与自己的内心和解,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

  • 请每个人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其实,就是与自己和解。一个人,若能不跟自己较劲,处处放自己一马,就是置心灵于旷野,给心灵以自由。心灵松绑...

  • 与你的世界和解

    与自己和解、与自己的过去尤其失败的经验和解、与家人朋友和解、和世界和解。和解使自己处于和谐状态。 ...

  • 重塑心灵:与自己和解,与周围的人事物和解

    这是一本帮助我们打开人生宝藏,让我们拥有快乐,走向成功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华人世界NLP大师李中莹。 NLP指的是...

  • 看完《不惑之旅》后

    和解。 看完这部电视剧映入心底的只有这个词,和解,与生活和解,与情感和解,与生命和解,与自己和解。人生...

  • 《那山那人那狗》:小时候不懂,会怪;长大了,懂了,会念。

    终我们一生,都是一个和解的过程。与亲人和解、与朋友和解、与陌生人和解、也与自己和解。于自己,不再对于自己做了、没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灵突围:教你与自己和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wz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