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四川省简书成都分舵摄影
2008年的拉萨八角街:文艺的式微与复兴

2008年的拉萨八角街:文艺的式微与复兴

作者: 小xo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5-23 15:17 被阅读0次

八角街是围绕大昭寺一圈的转经之路,号称“圣路”,应该是拉萨最热闹的一条街,即是商业街又是网红街,相当于春熙路和宽窄巷子的合体。正规的名字其实应该是"八廓街",据说是因为四川人太多,而四川话“廓”和“角”差不多,所以就以讹传讹了。

发错了,这是在布达拉宫上居高临下鸟瞰布达拉宫广场

布达拉宫广场上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这就是相机和手机的差别

三轮车夫,劳动人民昂首挺胸

这不知道是哪条街,快进入主题吧!

不知道卖的什么?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不知道现在是啥样?

游客还是少,大部分都是本地人的样子,这本来是文艺青年的圣地,但是文艺小资的力量太弱了,在暴力或者利益面前不堪一击,这就是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所决定的。

转经筒也显得比较萧瑟

这算是比较时尚的了

发现了一条小狗在向我行跪拜之礼

可能是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小狗对我的匍匐……

终于貌似看见两个游客迎面走来了

这里还有个著名的文艺之地“玛吉阿米”,传说是文艺的仓央嘉措密会情人的地方。

让无数文艺青年为之向往,不去店里裹个花花绿绿的毛巾拍个照就相当于白来了啦——当然这不得不感恩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无数科学家付出的心血啊。

当年文艺青年的名声还是不错的,感觉是清新飘逸、逼格甚高,大家都以文艺为骄傲。

不过现在好像说到文艺青年,就会觉得有些不屑或调侃,尤其是走去“洗涤心灵”的文艺女青年,会让人觉得矫情肤浅假打。

导致现在鄙视文艺青年,也已经成为一种显示自己有逼格的方式。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应该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文艺的成本越来越低,大家都文艺了,自然就失去了逼格,毕竟逼格是一个少数的东西。

不过,文艺虽然式微但是还在顽强挣。这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啊!

感觉还是文艺更亲切呢,文艺加油!文艺复兴!下面请大家感受文艺的力量:

在那东方山顶/ 升起皎洁月亮/ 年轻姑娘面容/ 渐渐浮现心上

黄昏去会情人/ 黎明大雪飞扬/ 莫说瞒与不瞒/ 脚印已留雪上

守门的狗儿/ 你比人还机灵/ 别说我黄昏出去/ 别说我拂晓才归

人家说我的闲话/ 自以说得不差/ 少年我轻盈步履/ 曾走过女店主家

常想活佛面孔/ 从不展现眼前/ 没想情人容颜/ 时时映在心中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情郎

第一不见最好/免得神魂颠倒/

第二不熟最好/免得相思萦绕

如果不曾相见/人们就不会相恋

如果不曾相知/怎会受着相思的熬煎

看完以上文艺的诗句,如果您觉得写得很好,那就是翻译得很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08年的拉萨八角街:文艺的式微与复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xl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