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屦》是《诗经·国风·魏风》开篇第一首诗。天寒地冻,缝衣女穿着破麻鞋,日夜辛苦,为女主人赶制衣裳。而女主人呢,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后,头也不回自顾自美丽去了。心生不满的缝衣女无可奈何,只好作此诗来讽刺女主人的自私偏狭。
一夜北风呼呼叫,带来雪花漫天飘。
雪花片片乱舞叨,魂飞魄散四处逃。
大清早,缝衣女小楚站在屋檐下看着飞雪,瑟瑟发抖,声声叹息。然后转身回到四面透风的破茅屋里,坐在蒲草垫上开始缝制衣服。
这么冷的天,她衣衫单薄,脚上还穿着夏天用葛麻绳编的破草鞋,浑身冰凉,纤瘦的十指飞针走线原本非常灵巧,如今却冻得红肿僵硬,但她不敢有片刻慢待,因为,手中的这件衣服是女主人过年祭祀要穿的礼服。
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一针一线,都要细致,尤其是领口、袖口、腰围和下摆,还要绣上精美的花纹。随着她一根根银针上下翻腾,一条条彩线来回穿梭,那一朵朵花、一只只蝶、一卷卷云,在帛面上呼之欲出,美轮美奂。
终于,在天色将晚的时候,她手中的衣服缝制完毕。又冷又饿的小楚长出了一口气,看着手中的精美衣衫,仿佛是看到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心里有了些许的希望和温暖。她试图站立起来,可冻得麻木的双腿双脚根本不听使唤,她只好用疼痛的双手去一遍遍地揉捏,揉到有冷有痛的感觉,才缓缓站起,又轻轻跺跺脚,很不幸,她那破葛麻草鞋被震零散。沮丧的小楚只得找些干草做些简单的捆绑。
外面,天空灰沉沉,地面白茫茫。雪小了些,风却大了,北风呜呜叫着,把雪花撕得粉碎。可怜的雪,未等落地就丢了魂。小楚把女主人的新衣服抱在胸口,佝偻着身子,顶风冒雪,走向主人的暖屋,她要用这件衣服换来今日的第一顿饭食。
漂亮的女主人正坐在暖炉旁,一边烤火一边喝着茶水,看小楚抱着新衣战战兢兢地进来,随命人接过,抖开,看见衣服是如此的光彩夺目,双目熠熠生辉,立马换上。她对着铜镜,上下打量,左右倾侧,又转动着身子后看,在温暖的屋子里走来走去,扭腰摆臀,搔首弄姿。显然,女主人对这件衣服非常满意。
小楚巴巴地等着,等着女主人赏赐一碗热汤面,可是,孤芳自赏的女主人好像早已忘了身边还站着为她辛苦缝制衣袍的小楚。欣赏完新衣,她吩咐丫环帮她戴上精致的象牙发簪,然后,领着众奴仆,趾高气扬、仪态万方地起身离开这间屋子,耀武扬威地向她的姐妹们炫耀去了。
此时,饥寒交迫的小楚心中泛起阵阵不平和愤怒,她冲女主人走的方向恨恨地啐了一口,心底汹涌出一首歌谣,当然,这歌没敢出声,只在心里唱。
纠纠葛屦(géjù),可以履霜?掺掺(xiān)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jí)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bì),佩其象揥(tì)。维是褊(biǎn)心,是以为刺。
纠纠:缭缭,缠绕,纠结交错。
葛屦(jù):指夏天所穿葛绳编制的鞋。
可:通“何”。
掺掺(shān ):同“纤纤”。
要(yāo):衣的腰身,作动词,缝好腰身。襋(jí):衣领,作动词,缝好衣领。
好人:美人,此指富家的女主人。
提提:同“媞媞”,安舒貌。
揥(tì ):古首饰,可以搔头。类似发篦。
褊(biǎn )心:心地狭窄。
刺:讽刺。
翻译成白话文:
秋冬葛鞋生寒凉,穿它如何履冰霜?双手纤弱无力量,要为主人缝衣裳。缝好衣服进闺房, 请那美人试新装。
美人显出傲慢样,转身向左试新装,象牙簪子插头上。美人褊狭没度量,作诗讽刺实应当。
写在题后:
读此诗,总让人想起卖炭翁,也会想起“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诗句。
穷人“劳而不获”,富人“不劳而获”,那个社会,就是这么不公平、不平等。
其实,百姓在饥寒交迫中挣扎,逼他们走入绝境的往往不是自然灾害,更多的是社会险恶和人心的冷酷无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