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可事实上,文字在人们脑海中创造出来的“画面感”,却远比图片所能承载的东西更多。
什么叫做画面感呢?
有声色、有层次、有光影、有远近,能够让读者直接脑补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在做什么事情的场景,就叫做画面感。
之前观著君曾经在文章从《鬼吹灯》看影视改编,究竟什么样的小说才适合影视化?中提过,拥有“视觉化写作”特点的小说,总是更容易被影视化。
那么,如何体现小说的画面感呢?
一句话总结:“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多用名词和动词;少用抽象词,多用准确、清晰的词语;描述具体到细节。”
当我们在写小说的时候,应该避免使用大量的形容词。事实上,抽象的形容词很少会让文字更精彩,反而会限制读者的想象力。这里并不是说不能使用形容词,而是只在最关键的的地方用最准确的形容词,并用适当的论据论证这个词的合理。
因为形容词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比如,我们想描述一个人长得帅,就要想办法表现出他的帅,与其用“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这样的形容词,不如使用更具体的描述方式:
“一个浑身散发着淡淡冷漠气息的男孩背光而站。他低着头,碎碎的刘海盖下来,遮住了眉目。在日光灯的照耀下,男孩那层次分明的茶褐色头发顶上居然还映着一圈儿很漂亮的亮光。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左眉骨上那一排小小的闪着彩色光芒的彩虹黑曜石眉钉,和他的眼神一样闪着犀利的光芒。”
这段话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有这个男孩有多么多么帅,但却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有了“嗯,这样的人一定不会太丑”的心理暗示。
同样,很多副词,比如“很”、“真”、“非常”、“特别”等,在描写中一定要慎重使用。“天气很好”、“黄昏非常漂亮”,非常空洞,永远无法形成画面感。要知道,只有读者看得懂,才能够产生联想,这就要求我们描写事物时要具体化、物质化,绝不能抽象。
用最近非常火的《流浪地球》举一个例子,刘慈欣是这样描述地球发动机带来的酷热的:
“发动机带来的酷热,户外气温高达摄氏七八十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在这样的气温下常常会有暴雨,而发动机光柱穿过乌云时的景象简直是一场噩梦!光柱蓝白色的强光在云中散射,变成无数种色彩组成的疯狂涌动的光晕,整个天空仿佛被白热的火山岩浆所覆盖。
爷爷老糊涂了,有一次被酷热折磨得实在受不了,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赤膊冲出门去,我们没来得及拦住他。外面雨点已被地球发动机超高温的等离子光柱烤热,把他身上烫起了一层皮。”
在这段话中,刘慈欣并没有使用任何副词,但“整个天空仿佛被白热的火山岩浆所覆盖”和“雨点把爷爷身上烫起了一层皮”这样的表述,给读者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巨大的。
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更易记住有具体形象的事物,因此,我们在写小说的时候,还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抽象词,用准确、清晰的词语取而代之。在这里,抽象词指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准确、清晰的词语是指你我肉眼便可观察到的实物。
同理,我们在表达人物的情感时,也应该减少故作高深的词语,转而使用人人都能感知到的意象。如果能抓住作品中最动人、最传神的点,你的小说想没有画面感都难。
还拿《流浪地球》来举例,在小说的最后一段,刘慈欣是这样抒情的:
“我干涸的老眼又湿润了。我好像看到半人马座三颗金色的太阳在地平线上依次升起,万物沐浴在它温暖的光芒中。固态的空气融化了,变成了碧蓝的天。两千多年前的种子从解冻的土层中复苏,大地绿了。
我看到我的第一百代孙子孙女们在绿色的草原上欢笑,草原上有清澈的小溪,溪中有银色的小鱼……我看到了加代子,她从绿色的大地上向我跑来,年轻美丽,像个天使……”
即使你没有读过这本小说,不知道《流浪地球》的剧情,相信也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温度。
如果你想让自己作品被影视化,那么在写小说的时候,不妨把自己当成观众。你可以尽情想象,你的文字展现在镜头前是什么样,能不能转化成可以拍摄出画面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故事要让人有直观的感受,没有人喜欢冗长而抽象的表述,当你写下一个抽象、空洞的词语时,可以在心里掂量一下:“有没有更形象的表述方式?”
你看,写出有画面感的故事并不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