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智力的研究开始于萨洛维和梅耶(1990)发表的《情绪智力》一文,而其作为一个术语被大众熟知的,则归功于格尔曼(1995)的《情绪智力》一书。巴昂主编的《情绪智力手册》(2000)的出版标志着情绪智力的研究进入一个繁荣发展新阶段。
一、情绪智力的概念
萨洛维和梅耶认为情绪智力指“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利用情感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说,情绪智力是一种能力,包括认识情绪意义和它们关系的能力,利用知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情绪促进认知活动的能力。
二、情绪智力的理论
目前比较公认的理论有三:一是萨洛维和梅耶的情绪智力结构模型;二是格尔曼的情绪胜任力模型;三是巴昂的情绪和社会智力结构模型。
三、情商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EQ)是“情绪商数”的简称,其代表一个人的情绪智力的指数。第一个使用EQ概念的人是巴昂。格尔曼则让EQ一词走出心理学的学术圈,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
格尔曼针对职场工作表现,提出工作EQ架构,目前格尔曼的工作EQ内容有四大项,18小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