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这是对精神分析的概括。鲁米也在他的诗中一再说“你所看到的世界,一切都是镜像,我与你互为镜子”。先有一个基本单元:我,你,以及你我之间的动力。
我的动力想伸向你,但是,我是否能向你伸展动力?这就成了一个人做一切事情的动机。在某一个方面有大成就的人,他从事的这一方面的事情就是一个“你”,因为他将自己的动力“倾洒”在这个“你”上,才有了这份成就。
——武志红《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
I:
武志红描述了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攻击性。
在武志红之前,我们对攻击性的评价应该都是负面的,是武志红指出了攻击性的价值——它是我们与他人或者事情建立关系的动力。
如何通过攻击性来建立关系呢?
一是接纳他人的攻击性,“不打不成交”——当人际关系中发生紧张甚至冲突时,正是蕴含着我们深入理解对方的机会。
二是表达自己的攻击性。“谦谦君子”好是好,但是少了攻击性,就难以让别人体会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不如“君子坦荡荡”,在关键问题上有话直说,可能恰恰扩展了他人的认知,提升了彼此的共识。
三是敢于付出,做长期主义者。不论是交友还是做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都要持续投入,勇于表达情绪和态度,不仅投入精力,还要投入感情。
适当的攻击性可以说适用于大多数场合,包括在高级别的政府会议中,勇于表达观点的人也会得到领导的重视。但是在表达攻击性前,建议大家还是结合理性的思考,考虑可能的后果,避免只是一时冲动,情绪不佳导致说错话。
A1:
我工作后曾经经历三任领导,可以说每一位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其中攻击性最强的当属第三位,这位领导开心的时候热情洋溢,让人如沐春风;发脾气的时候声色俱厉,让人战战兢兢。最初以为这位领导太过情绪化,很难相处,结果经历了一年,大家都喜欢上了她,因为她看似情绪化,其实相当理性,总能以大局为重;而情绪的充分表达让大家很清楚她的立场,反而好沟通,在她心情好的时候还能聊不少彼此的故事,让大家交往越来越深入。
武志红的攻击性正好说明了这位领导的魅力,她勇于也善于表达,强大的能量伸向大家,让大家和她建立了更为亲密的关系。
A2:
下一步,我也要在每天的为人处事中培养自己的攻击性。
首先,接纳并体会别人的“攻击”——这说明别人对我有期待。
然后,我可以选择满足这种期待,或者表明我的立场——攻击回去。面对我看不惯的人或事,我也可以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出击——袒露自己的想法,推动事情的进展。
最后,我要相信大家都是善意的,彼此扶持,共同把家庭和事业经营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