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的东西多了,就会被人说成胆小。以前总以为“胆小”是懦弱,是无能,是个纯粹的贬义词。
可最近发现,好像不是这样的。因为“害怕”也分很多种:害怕老鼠、蟑螂、毛毛虫,是“害怕”;害怕流氓、歹徒,强盗,是“害怕”;害怕地震、海啸、山洪,是“害怕”,害怕生老病死,害怕离别,害怕背叛,害怕失恋等等,这些都是害怕。
但还有一种“害怕”是出于敬畏。比如学生怕老师,员工怕老板等等。这是一种留在骨子里的刻板印象,也是个人对双方地位关系的认同与尊重。它所指代的并非某个特定的人,而是与自己社会关系紧密相连的某些特定职位。
这种“害怕”心理很奇特,它可以毫无理由的产生,仿佛天生一般,当然或许也与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有关;也可以因为一些小事瞬间消失殆尽。
正如我们喜欢一个人,就会在心里把对方无限美化,可真正相处之后才发现彼此并不适合。同样,这种敬畏之心也会因为对方不得体的处事方式,行为举止等等土崩瓦解。
因此,当这种敬畏消失之后,“害怕”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除了这种与自身相关的特定的社会关系之外,在其他地方也可能会生出这种心理。比如某些你仰慕已久的行家、大咖,或是任何做成了你想做而没做成的事而小有成就的人,对他们同样有可能抱有这种心理。
你想认识他们,想接近他们,想向他们请教问题,可你不敢。尽管身边的人都告诉你,他们很好,很热情,很乐意帮助别人,可你还是不敢。
你一次次地翻看他们的朋友圈,渴望了解他们的点滴,也渴望能找到那个困扰你许久的问题的答案,可迟迟不敢向他们发送一句问候。
这也是一种敬畏心理,同时也透漏出了你的不自信。你担心自己太过平凡,害怕那些你仰慕的人根本无心搭理你,害怕被人们所忽视。
你常常告诉自己,以目前的形式来看,自己还不配和他们做朋友,还不够资格和他们对话。于是你努力提升自己,终于到了自以为可以接近他们的水平,你满心欢喜的走进了期待已久的圈子,却猛然发现你错了,他们并不是你想的那般完美,至少不是当初你以为的那样。
理想与现实之间突如其来的心理落差,让你猝不及防,在心里为他精心筑起的那面高墙也轰然倒塌。除了一声巨响和一地的残骸碎屑,你什么都听不到也看不到。就在那一瞬,你突然发现,从前的那种“害怕”消失了,而取而代之的只有漠然和惶惑。
一旦这种敬畏消失之后,你整个人仿佛失去了前行的动力,你犹如一个漆黑暗夜里的鬼魅,四处游荡,却怎么也找不到通往黎明的方向。
你开始变得毫无顾忌,自由散漫,我行我素,不在乎任何人任何事,甚至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终于,你开始慌了,你想要做些出格的事来引起别人的注意,直到你再次找到让自己“害怕”的东西。
人这一生,一定要有点害怕的东西。因为害怕会让你变得警醒,让你有所约束,有所顾及。事实上,有“害怕”的东西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连“害怕”的东西都没有。
所以,下一次当你听到有人说你“胆小”的时候,你应该暗自庆幸,庆幸自己有让你“害怕”的东西,庆幸自己是那个怀有敬畏之心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