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脱口秀班时,旧闻老师推荐了一些写脱口秀的书。出乎我意料的是,那些台上妙语连珠的脱口秀演员,生活也像我一样平淡。而书里提供了一些技巧来把生活变成段子。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幽默感还是可以培养。
简单来说脱口秀是把生活中有触动的感受记录下来,再用技巧强化其中搞笑的部分。所谓“幽默感”,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灵感,并准确表达的能力。有人总结幽默感是从一个有趣的视角来讲述真相和痛苦。
把“幽默感”拆解成人话后,也让我想透了曾经捉摸不透的“舞感”。我小时候学芭蕾,老师总提“舞感”这些词,但我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认定自己没什么天赋。现在想来“舞感”也就类似于抓住音乐中节奏和曲调表达的情绪,再用身体表达出来。就像我当时跳芭蕾,老师的脚背可以如同波浪一样绵延起伏,精准表达出细节。
《喜剧圣经》讲“难、怪、怕、蠢”这几种负面情绪是最好写的。但最好写不代表只有这些话题。痛苦让真相有深度,比如鸟鸟说不同颜值的人生活感受差别很大,“40年前一座古墓被挖掘,里面出来两具尸体,第一具叫‘楼兰美女’,第二具叫‘干尸二号’。”这件事是她编的,大家都觉得很好笑,我觉得原因就在于真实生活里人会因为外貌受伤害,而这种伤害是毫无来由的,就像成为干尸了外貌已经不重要了,还被这样差别对待。
我想起一件小事,我上初中时候和同学吵架了,中午吃完饭我就不生气了,去找她,她对我说:“滚!”我当时心里很委屈,但我还是想挽回友谊,我就对她说:“正好我刚刚中午吃得饱饱的,现在滚得可快了。”然后故作开心地蹦蹦跳跳走了。我心里是很痛苦的,被她拒绝和鄙视,我还要保持笑容。
我从这几天看脱口秀中学到的是要把这样的感受提炼出来,作为一段素材。当然想要加工成真正的脱口秀,除了痛苦,和有趣的视角外,还要有自己的态度和主题。李诞的《脱口秀工作手册》里说脱口秀一定是讲价值观的,讲故事、讲生活趣事也是一种价值观——你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值得或者不值得过的。你在台上讲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看法,归根结底,就是在讲你的价值观。
我是这样理解的,讲述的人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point of view),这个视角跟常规视角是有偏差的,这个偏差的角度造成了新奇感,意外感和幽默感。只有有自己的态度,才可能引起共鸣,激发出其中的情感和力量。
写于21年11月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