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麻吉星精英教师培育计划
关注细节,找准着力点   ——记《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反思

关注细节,找准着力点   ——记《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反思

作者: Ariel0411 | 来源:发表于2020-06-30 00:23 被阅读0次

                福州市中山小学  邓倩倩

    思考1:三种合作类型,如何确定小组的选择与执行?

          根据学生日常小组合作的情况,我将他们常见的合作方式罗列为:领头羊型、分工合作型、两两合作型。经过上学期的小组合作训练,他们逐渐习惯小组合作是全员参与,组长也有了职责意识,努力凝聚起成员力量,劲儿往一处使。但课堂中还是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某一个组的学生在进行环节二的合作学习时,直到最后的1分钟,什么都没有做。组长给的理由是:两个组员因为无关课堂的游戏发生分歧,导致没办法完成小组任务。从疫情前的九组拆成八组,在选择要让A同学担任组长时我有犹豫过她是否能胜任,但介于之前对孩子的观察,她虽然看似内敛冷静却很有想法和主张,我觉得应该让她尝试一下。结果那天确实很冷静,但没了主张。为了顺应课堂,没法调停处理,只好悄然带过,打算事后跟这个组长沟通。后来我想,未来你还会遇到借班公开课的时候,所以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很多问题你必须提前想到。从指令开始,你让孩子们明确了吗?正如王博士给的建议:可以拿起反馈器,在学生听觉上明确三种合作类型后,先投票选出自己小组想要用的合作类型,才能在接下去的8分钟里坚定执行,这样一来既是检验了学生对三种合作类型的认知,也让教师心里有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是经由什么方式产生的。今后还要继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刻意练习,建立个人与小组的责任心,并给出评价和反馈,让学生学会小组成员应具备的人际沟通与小组合作技能,包括有效领导、做决策、冲突管理等。让他们相信,小组所有成员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协助其他成员,才能成功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思考2:眼见未必为实,小组学习成果好是假象?

          这节课,我只做两个训练:一是提取信息条理复述,二是发现规律仿写演说。当我反思着环节二的个人仿写,由于自己的引导不到位,在巡视学生写发现有偏差,但一边庆幸环节一小组合作还算有模有样时,王博士却说了一句:“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落差?因为小组成果好是假的。”唉,这当头棒喝。我在巡视小组合作,看到动笔的画,动脑的想,动嘴的说,动情的演,一幅幅作品还真有那么点意思。怎么就是假的呢?明明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分工合作,都“动”起来了呀。这又得倒回小组合作的意义,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智慧都得到发挥,知识水平有所提高,能力有所加强。小组活动不等同于合作学习,怎样才能知道成员在小组合作中都学到了什么,这个时候可以使用组内挑人来汇报成果,或是一人说其他成员、其他小组听后来补充。也可以针对训练点,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投票作答,进行提取信息能力的检测。而不是集中在一两个各方面都不错的孩子身上,提笔是他、汇报是他。这样,个别成员的胆怯依旧胆怯,躲在狼群中的他们,依旧没能在合作中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必然又将流于形式。

    思考3:思考的声音该是你的期待,还是学生的理解?

          内心想好的要放开,但课堂上还是存在借学生的口说出自己想说的时候。王博士告诉我,某个小组的一个调皮蛋,一节课各种小动作似乎就没认真过,但在小组合作学习要派代表汇报的时候,高举他的小手想上台一试。我真的没看到他吗?不,我看到了,但是选择性越过他走向了那个组的组长,因为不相信。结果那个孩子失望之余又折腾起了周围的同学。可见一节课,要关注的细节还真不少,大到一个问题的设置,小到一个孩子的情绪。不该因为一些学生可能表达的条理不够清晰,或者回答内容与预设答案有差距,就选择性规避。这也是一个教学契机,正好训练学生归纳和表达能力。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多关注细节,找准着力点,才能更好地突破一节课的重难点。感谢王博士的观课与点拨,我会继续加油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注细节,找准着力点   ——记《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wz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