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2年8月28日是我加入007不写就出局三周年之日)

我在度娘上看了“丛林法则”的概念,与自己心中所想做了一下对比,确定这概念与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基本一致。
自然界遵循着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即“适者生存、弱肉强食”原则。因资源有限,只有强者才能获得最多。丛林法则的自然属性体现在植物界,社会属性体现在动物界。而人,作为自然界的一类物种,已进化到可以任意改变丛林法则的自然属性,并用“欲壑难平”不断挑战与破坏着社会属性。
霸权主义者一直存在,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这是需要清醒认识的现实。如果合作存在讨价还价只由单方决定的行为,那便需要警惕了。

在地球仪的旋转中,世界各国的距离并不遥远,转到世界第二大洲的非洲,想到了在我的执教生涯中,与非洲十个国家留学生同聚一堂的一幕幕。
尽管如此,我还是对非洲了解得不深,具体的印象一二有多年前来自拜读三毛作品的记忆,还有的就是电视上旅者行走非洲的短片。而真正的遗憾是,我和非洲留学生之间缺乏历史话题的探讨,我们单把注意力放在了现代中非合作发展与语言操作的学习上。
直到假期即将来临的那一天下午,我遇到了Kollins在申请办理签证延期一事。我深刻地记住了他几经绝望的眼神,“求求老师,我的国家正在内战,我不能回去,回去就是送死……”他的申请没有得到批准,因为他已毕业。
儿子曾向我介绍过黄家驹Beyond乐队的一首歌曲《光辉岁月》,这首歌在非洲广为传唱,据说曼德拉听了翻译后,激动万分,热泪盈眶。
曼德拉的热泪到底代表了什么?是与白人种族主义统治斗争的50年历史,是入狱27年为自由而战的理想信念赢得的胜利。他成功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1994年4月新南非的诞生,即标志着非洲大陆反帝、反殖、反对种族隔离的政治解放任务胜利完成 。曼德拉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但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却不得幸免于难,当他在华盛顿发表完那篇感人肺腑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后,在享用午餐时被一颗子弹命中。“昔日奴隶的子孙和昔日奴隶主的子孙同席而坐,亲如手足”便成了他最后的遗言。
欧洲的电视媒体里常有报道名人去非洲公益慈善的宣传。他们穿着光鲜亮丽,满脸微笑着与怯怯神态的非洲小朋友合影留念,然后趾高气扬地走上飞机的旋梯,最后再回眸一笑,再见!绝尘而去。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15世纪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中最重要的航海活动便是发现了新大陆—美洲。他功勋卓著却也臭名昭著,因为后来,他成为了美洲殖民掠夺的入侵者。
曾任美国海军的Matthew Calbraith Perry 在其作品《日本远征记》里记载过一段强迫日本开港的历史。那是他带领东印度舰队于1853年7月驶入日本浦贺的事情。这为他带来了荣誉并迎来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后来,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为此以“炫耀即失去”的观点说服大家。他说,当时的日本,目及海港街道以及每家每户,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为此便招来美国东印度舰队强迫日本开港的历史开端。这么说,原是干净惹的祸。
个人对日本人爱干净的说法是深为赞同的。但对谷崎润一郎所说的开港原因却存在质疑。西方列强为了发展加快殖民步伐,强盗逻辑与贸易战轮番上阵,为打开东方国家的国门可谓费尽心思。
鸦片战争无疑是中国清政府觉醒后作出了最直接反抗。而在英国一方,却称第一次中英战争为“通商战争”,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回到哥伦布身上,美洲大陆被发现后,欧洲即对南北美洲展开了大规模的入侵与疯狂的掠夺资源行动。欧洲人口持续不断地向美洲迁移,掀起了人类迁移史上的第三次高潮。
哥伦布第一次登上美洲大陆时,印第安人的态度非常友好,欧洲人用廉价的玻璃制品就能换(骗)取印第安人手中的昂贵宝石。
当哥伦布第二次来时,他与他的继任者变成了美洲这块土地上的血腥统治者与征服者。据说有100多万印第安人分别被打死、累死、饿死、冻死和病死。印第安人正接受灭绝命运。
但斯塔夫里阿诺斯可不这么说,他说美洲印第安人缺乏抵御欧洲人所带来的种种疾病的免疫力。因为印第安人在数万年前渡过白令海峡之后没再与其他大陆诸民族有任何的联系,所以他们在生物上变得很易受欧洲人及其非洲奴隶带来天花、麻疹、斑疹、伤寒、黄热病和其他疾病的伤害。那是免疫力下降造成的自然死亡。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说法。
要知道,欧洲人涌入美洲大陆后的300年里,4000万印第安人下降到900万,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被欧洲国家掠走。印第安人陷于绝境,被征服下来的人不得已变成了基督徒。
而把信仰动物图腾的印第安人成功转变为基督徒功劳的,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最早来到美洲大陆的拉斯卡萨斯神父。
但他又是亲眼目睹殖民者对印第安人残害的见证者,沉重的劳役折磨、残酷剿杀与不堪忍受的苛捐杂税,疾病瘟疫肆意流行,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被赶人大海,任滔滔海浪淹没。
美洲的印第安人被绝杀留得的少数,最后也化整为零,在自保性命的离乡背井中追逐着动物的足迹以求活命。但这还要随时注意着不能与来自欧洲的打猎游戏者相撞。
根据专业资料显示,今天美国50%以上的农产品都源于原先由印第安人培育的植物。如果没有美洲印第安的先驱者,今日世界的总人数实际上会低一些。
话说拉斯卡萨斯神父因见证欧洲殖民者的残忍而把感情的天平倾向于印第安人。他为此十二次渡海回国,为印第安人请命。但殖民者问他,不奴役印第安人,那将由谁替代他们?下来的神父答案才是始料不及与出乎意料的,拉斯卡萨斯神父建议,可以用非洲的黑人来替代印第安人啊。
天啊!太不可思议了。这神父不仅没有挽救到印第安人的命运,反而又制造了一场新的灾难,从此,非洲黒奴被源源不断输入美洲。
拉斯卡萨斯神父的建议使长达400多年的三角贸易拉开了序幕。奴隶船繁忙地穿梭于欧洲一非洲一美洲之间。一艘艘满载廉价货物的商船从欧洲启程,到非洲换成黑奴后经大西洋来到美洲,用奴隶换取美洲殖民地的蔗糖、棉花和烟草等物,再回到欧洲去出售,然后再用很少的钱买进廉价的货物,再次启程前往非洲。一次航程可以做三次暴利的买卖,在美洲殖民地卖出奴隶的价格是在非洲买进价格的30倍到50倍之间。
在奴隶贸易中,最受欢迎的是10岁~35岁的男子与25岁左右的女子,四个多世纪,欧洲把非洲健康和强壮的人转移到美洲为奴,留下老弱病残留守自己的家园。
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了1亿人口,可以用1:5~10计算生与死者的比例,生下来的1在登上美洲大陆后,过重劳动和恶劣生活待遇还会导致一年内死去1/3。
而海上奴隶船一旦出发,便与地狱为伴,在风高浪险的茫茫大海,船里的奴隶们被锁在一起,在饮食恶劣,缺水与空气的船舱里度过长途跋涉,染上天花、痢疾与眼炎等疾病。奴隶们先失去自由,再因眼疾失去光明,下来,他们摸索着出舱,迎接的却是奴隶贩子将生病的他们一个个抛向大海的命运。
非洲遭受了悲惨的破坏和无情的摧毁,蔓延的饥荒和猎奴引起部落间战争此起彼伏,已往热闹的商路开始杂草丛生,昔日繁荣的城市变成了荒凉的村落。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无休止的战争、蹂躏、抢劫和暴力,使非洲逐渐丧失其生产力和原有的物质文化。
我突然又想到Kollins不想回国的原因。虽然此非彼时,但不论在任何时候,当面对战争时,老百姓都会自求最低要求,那就是,活着。
如今,疫情已蔓延世界三年,自然灾害的几率更是提升了原来的数倍。但国际间,仍然存在着以M国及走狗为代表的霸权叫嚣声,他们仍以欺负弱者、巧夺豪取其它国家的资源为乐。
“良心是投胎于人的神”,你们的良心在哪里?神又在哪里?

注:个别内容参考《世界通史》《余华作品》《阴翳礼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