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人喜欢在通勤的时候刷手机、听东西,一个人沉迷在手机的世界里。但如果遇到不合适的场合,该怎么办呢?例如,地铁人太挤掏不出手机的时候,又或者,跟不太相熟的朋友拼车回家的时候。
昨天看到两个故事挺有启发。
一是马伯庸关于如何训练想象力的演讲。他说,有时地铁上、飞机上不方便掏手机的时候,这时可是训练想象力(YY)的好机会。
他给自己设定一些无厘头的命题,然后脑子开始展开想象,构思故事。比如有一次,他设定的命题是他在沙漠里突然发现一块十吨重的黄金。可能一般人会肾上腺飙升,这下发财了。但从发现到发财可有很长的路要走。马伯庸开始脑补各种细节,比如他要赶回最近的镇上,借一部切割机。不会用呀,得好好请教人家。还得在镇上租个小仓库,用来存放黄金。还得去市场买块大的塑料布,用于遮盖等等,各种细枝末节都得想清楚了。等把黄金运回小镇,还得想办法运走,得考虑怎么出手,怎么讨价还价,要不要告诉家人,告诉女朋友,怎么才能不被黑-白 两道给盯上。
由于这个故事太吸引了,所以马伯庸时不时地要拿出来回味,尤其是坐地铁掏不出手机的时候,一YY有时就坐过站了。如果遇到黄金政策调整,或者黄金汇率变化,他还得对这个故事做一遍修订,随时更新。
总之,一切具备,只欠十吨黄金。
放下手机和书本,开启脑洞,给自己讲故事,展开一场想象之旅。这个旅途中,你是至高无上的造物主。
还有一种场景,你去参加聚会,难免要遇到陌生人,要怎样才能不尬聊呢。
我很喜欢的一个博主,秋天,她是麦肯锡咨询师出身。她说其实她不擅长也不喜欢跟陌生人打交道。有次参加聚会,刚好跟组织者住同一条街,盛情难却之下只能坐人家的车一起回家。她好不自在啊,怎么跟陌生人尬聊好呢。
秋天想起有个朋友给她的提示,就是对陌生人要有“好奇心”。对方刚好也是做咨询出生的,不同的是,他起步于国内的咨询公司。所以,她试着挑起话题,问对方是怎么开始做咨询的。对方很爽快的接了话,聊了他的职业生涯。整个聊天非常融洽,也让秋天受益匪浅,她了解到一种跟她以前经验截然不同的咨询成长路径。而且对方还主动接洽了他手头的公众号资源,给她的新书做宣传。
秋天的“好奇心”秘籍起是她的朋友connie传授。她是个交际达人,她介绍了几种跟陌生人破冰的方法。在一切技巧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真正对对方感兴趣,要有“好奇心”,这样你就有很多想问的问题。然后可以掌握一些破冰话题,例如如果你是去参加一个大型会议或演讲,和坐在身边的人最容易聊的是“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活动的?”,“你认识演讲者xxx吗”,“你来这个活动想收获什么呀?”,“你看过她的书吗?”,“今天她的演讲我很认同,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等等。还有一个绝佳的破冰方法就是赞美。“你的裙子好漂亮啊”,“你的项链好特别啊”。赞美会让陌生人对你开放和友好。
秋天的这位朋友叫connie,她写了一本书叫《如何结识比你更优秀的人》,我打算找时间看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