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想法
儒家文化下的不自觉行为

儒家文化下的不自觉行为

作者: 昼夜思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11:46 被阅读8次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单一。历史的浪潮翻起百家争鸣,但儒家文化却在千年的浪潮里屹立不倒,每一次的文化繁荣与朝代更迭都持续的为儒家文化的传承添砖加瓦。直至今日,儒家文化跨出国门,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先师孔子被尊为圣人,儒学进入全球,无数智者希望从这个文化里寻求更古老智慧,因为儒家文化追求的社会正是最理想的大同。

           这当然和农业有关,人类走出非洲,从原人走到智人便开始征服时间与空间。将农作物的种子洒在地球每一片肥沃的土地上。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从农业起,因农业发展壮大。中国也是,儒家文化起源于农业社会。虽然各国的文化未必相同,但是总有其相同的追求与理想,这便是农业社会的DNA。

           与欧洲非洲不同,中国人从不信奉神明。文化造神,神代表着人。今天我们在英国绅士淑女的声音里期盼着人皆有涵养,但是仔细辨别,最符合我们需要的,早就在千年以前被传颂着:温良恭俭让,是为君子。也是社会提倡的,我们期盼的。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基于地理因素,欧洲残破的水系注定了农业不能大规模的发展,种出来的财富不如抢来的快,贸易的利润远远大于土地的利润。所以经历了数百年的暗黑时代,才迎来了文艺复兴,且整个欧洲很难统一。中国起源与华夏,从黄河流域生长为今天的一只大公鸡,文化融合与历史迭代也产生了能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儒家文化。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这种历来的威信,要求我们自觉的尊老爱幼,尊师重道。也许有人会羡慕欧洲国家的那种平等,但是回头看看我们那些苦难的祖先,就知道这种威信多么的来之不易,多么的难能可贵。

          马克思曾经说过,中国生于水患。上古时代,大禹治水,而时间再往前推一点。黄河流域的每年产生的危害可说不可以计算,每年抢险救灾必需依赖与最有经验的那个人,他的命令无人不可不尊崇。而灾难也必需要求整个村子团结一致,度过危机。

           以小见大,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每每到了危亡时刻,都不自觉的团结起来,头可断血可留的坚持下去,坚持出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上个世纪初,如梁启超等窥见了西方文明之光的先进学着,开始以西方文化为矛,欲划破黑暗。将儒家从神坛推倒,殊不知这种推倒的行为,本身就是儒家文化的一种体现。

          剥去鸡汤的外壳,儒家在古代是皇权统治百姓的工具。但是可以反过来,因为我们的社会地大物博,因为自古的王朝社会都是基于农业,正是如此,才必需也没有选择的施行儒家文化。比如老子的小国寡民,其实对欧洲田园经济才能长久不衰。中国这样一个胡汉满蒙多民族的过度,封闭与不交流,只会带来战争与差异。比如法家,严刑峻法以快速的聚合起大量的财富与秩序,但是难以长久,秦统一六国用了近百年,亡却用了十五年不到。虽然历史浓墨重彩的将千古帝王嬴政描绘成一个暴君,但是其根本的原因是制度将这座大厦推倒。

         而儒家,修复了汉朝的羸弱,在五胡乱华的过程里成长出更适合咱们民族的模样,在隋唐的数百年间包容各异,使宋朝成为地球GDP最高的国家,宋的弱是一种假象,相反豪才是真相,是真有钱,一切可以用钱搞定的事情,就花点钱吧,不是怕打仗,而是何必劳民伤军,而且战争所费的钱财远远大于直接用钱搞定的数目。

         明清两朝虽然慢慢成为二元制的国家,但是儒家文化依然是核心。与其他朝代相同,不是儒家文化方便统治咱们这个泱泱农业大国,而是因为基于水患崛起传承的农业大国只能用儒家文化,才能做到统一。就像地球人固执的认为,地球的设计真是天衣无缝,一天二十四小时,空气里氧气的数量刚刚好,特别适合咱们人类生存。殊不知,很早以前地球没啥氧气那会生长起来的厌氧生物在氧气浓度特别大时,全被毒死了。少数耐氧的植物与动物活下来了,生的茂密。而那些受不得太多氧气的动物们,在缝隙里艰难求存。后来氧气又没了,大部分的生物又死不瞑目。

        若一个文化繁荣引导着某一个民族,并不是民族自己主观的选择,而是在时间的长河里哺育了这个文化,且被这个文化反哺,在文化的红利里勃勃向上。

         寥寥数语,怎说的尽中国千年的文化?也只能管中窥豹,看得一点有用的,从里面获取先人的智慧,与圣人交谈。也不免从文库里去总结大众已经认可的那些最主要的部分。正如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从每个课里背诵出开篇第一段落,而是从思想里脑子里促进那几条海马体的生长,以正向的行为去影响其他人。

         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也是如此。只有无数的行为汇聚在一起,才是改天换地的力量。正如过去四十年代发展,也是每一个劳动者出脑力劳力一点一点汇聚出如今的社会,如今的经济飞速。

         经济飞速的国家是可敬的,也是令人羡慕的。千年前的宋如斯有钱,才会让各国羡慕不已。如今中国的军事已经令人振奋道外交官员可以坐在椅子上告诫各国记者:“中国不畏惧任何种类的战争。”外患不是患,内患才是。内部的患不是乱,是人心浮动与浮躁,人们都在追逐利益,并将利益当成唯一目标,渐渐失去冷静的心与明智的脑,误以为幸福就是攀比过后的猥琐笑容。

         此时更应该回首看看我们的先祖留下的药方。百度的解释,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仁,礼,中庸。虽然并不详尽,也算是最主要的了。

          “儒家文化中“仁”就是爱人。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仁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必要,礼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意识。”

         百度的解释一贯是枯燥乏味太官方,孟子言“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右。”这在我们村村头的墙上是“尊老爱幼”,在我们日常的行为里是一周一次的与长辈的视频电话,是与弟弟妹妹或者别家小孩的故事对话,熊孩子除外。老人惦记着幼吾幼及人之幼,就不会出现倚老卖老与摔倒碰瓷。因为人皆吾子,年轻人记得老吾老及人之老就不会出现不尊重老人,不是因为自己也有衰老的一天,而是因为天下老人皆与我父母同龄,便是可怜天下子女心,更敬天下年老人。

        这是理想,因为很多人没做到也很难做到。这不是理想,因为很多人正在做到,相信涓涓细流自会汇聚成江河湖海,润泽我们这个民族。

         儒学的真谛是仁礼一体。不讲究仁,只讲究礼,人民就会反抗其统治。不讲究礼,只讲究仁,人民就会轻慢其统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

          说句人话,举个例子。秩序是礼,行为是仁。只要求有行为没有秩序,就是不根据场合与实际情况去处理问题。凡是也要分情况,看对错。比如老人碰瓷了,要因为他是老人就算了?孩子瞎捣蛋就因为他是孩子就不管了。暴力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才建立了法律,法律之外尚有人情,所以道德才坚守在每个人的心上。

          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遵循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道理,对于处在社会中的人,我们需要依据人性来进行修养。所以才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见,儒家不是压抑人性,而是承认人性、顺应人性、以人性为根本的并要根据人性来进行修养,体现了儒学思想的社会性。

         中庸的解读万万千千,特别是被乌烟瘴气的官僚主义所曲解,而我最赞同的,是师范大学的书法老师的解释,何为中庸?可以综合为“适和”两个字。不是折中,而是合理合情的最优选择。比如小孩子,暴力与纵容都是极端,最合适的无非是教育。生活里虽然很多人未必能真的说明含义,但是行为之中,的的确确是坚持着仁,礼,中庸。可能我们自己都不明白,因为在数万年的过程里,我们从先祖那里继承的DNA已经决定了。

         文化起源与人类长期的合作,人类的合作形式起源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所以草原有草原的骁勇,海洋有海洋的逻辑。不去看地理直接讨论文化,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准确的。中国地理的多样性注定了我们的文化必须是包容的,不断成长的。俗话说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实际是不断进化,文化的进化也会抛弃不合适区域发展的。但是其深入骨髓的遗产,不会变。正如我们血液里流入的文化,正是“温良恭俭让。”虽然不知道,但是仍旧刻在行为里。

         儒家文化就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核心,一个文化的诞生不能只看它 的产生,就像一个孩子不能只看出生不看形成。寥寥几千字,说不尽华夏大地上的起伏,说不尽中国文化的进化。但是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思想,无不一直遵守着“礼,仁,中庸。”华夏华夏,华为花,意美好,夏为大。我们这个民族,融合成为又大又美好的民族,希望这种精神能不断的外显,更深入的成为我们行为的一部分,由此及彼,影响上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文化下的不自觉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lr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