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里面的小技巧帮助我们有效的训练大脑,保持其高速运行。 从中整理一些觉得能用得上的技巧。
1)只“输入”不“输出”,大脑很容易中途“放弃”。
大脑主要通过感觉区“输入”信息,并通过运动区“输出”信息。在此,“输入”指的是“理解”,“输出”指的是“实践”。
去美术馆欣赏精美的画作,聆听顶级音乐家演奏音乐或者观看一部优秀的电影并为之感动时,感觉区都有可能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想要锻炼大脑的感觉区,去现场听音乐、去现场观看体育比赛是非常重要的。
2)思维训练的关键,在于反复“输出”。
利用肢体输出信息时,“运动区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画画、唱歌、写作等等,需要做出运动来进行表达的时候,信息输出的准确度取决于运动区学习回路得到锻炼的程度。 与通过很小的契机就能得到飞跃式发展的感觉区相比,运动区的学习只能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得到锻炼。
仅仅是观看,是无法锻炼运动区的学习回路的。事实上活动身体才能活动大脑。 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可以去尝试,比如参加各种学习班、绘画、运动、音乐等等。亲自尝试之后你就会发现,“啊!原来是这样!”实际上,切身的体验会给你带来很多惊喜。这时,“感觉区学习”和“运动区学习”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3)增加时间压力,思维和行动会变得敏捷。
即便知道“输出”对于运动区的锻炼来说很重要,自己也很想迅速行动起来,但是大多数人的行动力往往不足。 “时间压力”是指通过给自己的工作设定时间限制,来增加大脑的负荷。按时完成任务时产生的喜悦能够锻炼大脑回路。
和学习不一样,工作中没有“正确答案”。有时一味地想要追求完美,就会不自觉地一拖再拖。但是这样的话,不管过多久都没有办法“输出”,也就无法判断自己的工作是好是坏,很多时候不能如期按计划向前推进。
敦促自己强行输出,对保持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平衡也很有帮助。给工作设定时间限制的方法,很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法很简单。
在正式开始工作之前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如“我要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这项工作”“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工作”,然后努力实现就可以了。最理想的目标设定,就是设定一个“对自己来说稍微有点难度”的目标。相当于“自己和自己签订了一个不合理的合同”。
在给工作施加时间压力的时候,不要同时做好几件事,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1~2个小时之内需要完成的同一件事上是很重要的。我把这种方法叫作“1小时大脑准备法”。
4)让大脑保持高速运转的秘诀,在于丢掉琐碎信息。
GTD 的第一个流程就是收集,尽量不要让信息都堆积在大脑里。 当场约好时间,当场记下来。
5)采取主动式休闲,幸福指数会明显提高。
什么是“主动式休闲”(active leisure)呢? 比如钓鱼、郊游、爬山、打高尔夫……这些都是主动式休闲。自己主动采取行动的休闲方式,不仅能让心情在活动中得到纾解,幸福指数也会明显提高。
有主动式爱好的人就比没有兴趣爱好,喜欢宅在家的人,有更多感到幸福的瞬间。
读书也属于主动式休闲。 如果实在无法挑战像户外运动这样的主动式休闲,那么就先从读书开始,试着让大脑恢复到平衡状态吧!
6)调节情绪的好方法——给生活加个标点。
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可以通过调节情绪来提高效率。 比如,手头的工作无论如何也要在4小时之内完成的话,中间每2个小时休息一次,就比不休息硬撑到最后要有效率得多。
调节情绪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不用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起身去趟洗手间、洗个澡、听首歌,或者在附近随便走走,做什么都行,轻轻松松就可以给大脑画一个休止符。
调节情绪就相当于是给自己加了一个标点。当然,首先我们要先学会跟自己对话。因为如果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当前所处的状态,或许也就意识不到自己需要换一个心情。
7)如何应对恐惧情绪?
研究表明小白鼠在受到惊吓后基本上都会出现冻结反应。身体会因为恐惧而无法动弹,人类的反应竟与小白鼠相差无几。
而更好的策略是行动,勇于尝试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即使失败了,那也是有意义的人生经历。失败未尝不是一次绝佳的锻炼与学习的机会。通过不断试错(try and error),我们能够学会如何去应对当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因为对未来感到不安而畏缩不前,也就永远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只有直面恐惧才能战胜恐惧,因为害怕,所以努力。
8)放空自己,大脑会进入自我整理模式。
在大脑的最深处有一个叫作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的静息态脑回路,是大脑处于放空状态下才会启动的一个大脑维护机制。当大脑处于任务状态下,比如在思考、工作、与人交谈时,默认模式网络就会自动罢工。 那么,具体什么时候才会开启这个模式呢?比如,当我们在冥想的时候,或者散步的时候,默认模式网络就会自动开启。因为此时的大脑并没有进行有意识的活动,所以处于一个待机状态。也就是说,默认模式网络其实很容易被激活。
“什么都不做”有时比冥思苦想更有效。
9)情绪积极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脸如同一面透视心灵的镜子,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每当自己感到不安,抱有不快,这种感情一定会传达给对方或者是周围的人。所以一个总是散发负能量、悲观的人,身边就很少有敢与之交心的朋友;反之,一个充满正能量、乐观的人,周围的人自然愿意与他亲近。
每个人的脸都如同一面镜子。尽量把自己的好心情分享给别人。 传递正能量,就会拥有更多正能量。
10)召唤“运气”的三种能力。
能否将偶然与幸运相结合则取决于大脑的使用方法。
其要点有三——“行动”“觉察”“接受”。
第一,是“行动”。如果只是一个人在那里酝酿想法,想要做出点成绩,干着急是不行的。要先让自己行动起来,因为真正的好运气从来就不是等来的。
第二,当行动所带来的机遇来临时,“自我觉察”的能力很关键。为了能够让自己意识到这一点,必须密切注意周围的变化和自己内心的感受。如果平时不做好准备,只是坐等改变人生的“好运”从天而降,恐怕也就和“serendipity”无缘了。
第三,当遇到意外状况时,不要因为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就产生抗拒心理,要学会坦然“接受”。 偶然的相遇,也包括“人与人的相遇”。自己首先要积极行动起来,经历各种各样的事,结识各种各样的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虽然这种偶然性我们无法掌控,但是,把偶然与幸运相结合的行动和意识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
11)向榜样看齐,人会不知不觉变优秀。
经常和一个举止优雅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很优雅,就连举手投足间的小习惯也有可能会传染。长年相伴的夫妻、父母和孩子之所以会越来越像,也是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 在了解了镜像神经元的共情机制之后,我们就应该明白,如果只看到周围人的缺点,那么最终这种缺点也会传递给自己。
一旦注意到别人的缺点,镜像神经元就会迅速做出反应,然后转移到自己身上。因此,大家一定要善于发现周围人的优点。
12)战胜消极情绪的好办法:给消极情绪取个名字。
如何才能战胜消极情绪呢? 尽可能详细地预测最坏的情况。 因此,如果事先想好对策,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头脑中的对策就能变成具体的实施办法。 把自己设想的内容告诉家人和朋友,或者干脆动笔写下来。
13)任务难度越高,完成任务的快感越强烈。
当人们采取某种行动后,大脑会释放出一种被称为多巴胺的物质,该物质代表大脑给予的奖赏,激励人们重复同样的行动。但是,大脑并不愿意继续进行已经完成的工作。如果说自己现在的能力是100%,那么施加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负荷,使之达到120%、130%就变得十分重要。 给自己的工作设定时间限制,增加难度。
14)利用“仪式感”,快速消除心理障碍。
大家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固定的模式之中。 比如接手一项新任务之前,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准备工作。在网上搜索关键词;去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籍;把没看完的参考书和资料都摆在桌上,总之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养成瞬间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一旦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回路,身体就会自动跟着一起行动起来。
15)克服自身弱点的想法,能推动你化劣势为优势。
人们在努力克服自身弱点时,内心会充满动力。当自己成功之后,随之而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会促使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进一步推动大脑的强化学习。
16)简单的动作能成为提高专注力的契机。
有时候我们集中精力工作了一段时间,却总会遇到“无论如何也继续不下去了”“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出来”的情况。
可以活动活动手和嘴以外的部位,比如活动双腿,转换一下大脑模式。站起来给自己倒杯咖啡,或者去趟洗手间。一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一边进行思考。
无意识和运动区回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活动身体可以间接地控制无意识,创造提高专注力的契机。
这些动作不能太复杂。因为要是做了太复杂的动作,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就需要进行重置。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或者训练专注力的时候,还是做一些能够让思考活动继续进行下去的简单动作比较好。
但是,这里有一件必须要注意的事情,那就是不能停止思考。
17)长时间沉浸在无聊状态中,大脑会逐渐停止成长。
一个人长时间沉浸在无聊的状态中,大脑就会慢慢习惯无聊,逐渐停止成长。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要事先觉察自己的无聊感,积极寻找一些新事物来满足我们喜新厌旧的大脑。
读书、运动、听音乐这类多给予大脑良性刺激。积极主动制造一些生活中的乐趣。
18)如何让初次见面的人对你产生兴趣?
直接将真实的自己展示出来,是能够让别人产生兴趣的最好的方法。
无论是谁,都应该有令人感兴趣的内在的东西。为了能够把内在的优点表现出来,平时与人交流的时候应当多加展示自己。
19)经过行动筛选的记忆更深刻。
通过行动来筛选记忆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让大脑自主选择记忆的一项巨大工程。同时可以期待记忆本身的复述作用。
进行记忆的时候,不断重复回忆相同的信息,使印象更加深刻,在脑海中存留的时间更长一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复习。
复述与复习略有不同。复习是把之前做过的题再做一遍,复述不是单纯的复习,而是比复习更高一层次、能够立即在实际中应用的一种方法。 例如,英语单词怎样记才不会忘呢?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我们可以用它造句或者直接和别人做会话练习,也就是说要“实战演练”。以更贴近生活的一种自然方式进行实际应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加深记忆。
20)阅读高难度文章能培养“概念脑”。
阅读高难度的文章,能够提高我们“看见整片森林”的能力,其实也是在培养“概念脑”。 所谓读书,能够接触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要100%理解书中内容。换言之,文章这片“森林”中每一棵树的具体情况并不需要全都掌握。这也是语言的一个特质,即使不明白意思也能读下去。也就是说,语言并非达到某一水平才能传达其意。
21)写自传是对大脑最好的训练。
我们任何人都不能以敷衍的态度讲述自己的故事,一定要带着热情去写,将这种热情化为鲜活灵动的文字。想要写一篇高质量文章,却又不知从何写起的人,首先我建议他“提前写自传”。
缅怀过去、畅想未来,这些工作都是在大脑中的颞叶皮质联合区中进行的。在这里对过去的记忆和体验做一个总动员,让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未知的未来。
22)写博客或自媒体是改变自己行动的绝佳工具。
人类的记忆通过输出整理,再通过“意义”使其抽象化、概念化,才能转化为“经验”—— 一种可以实际应用的东西。
写博客是改变自己行动的最佳工具。养成定期对自己的所做、所想、所感进行汇报的习惯,这样就能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人生。并且会产生一种外部的视线进入自己的私人空间里进行验证的感觉。
23)起床后3小时是大脑的黄金时间。
早晨的时候,我们的头脑是最灵活的,做事的效率也是最高的。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段黄金时间,一整天我们的大脑都会保持一个高速运转的状态。
把那些自己目前还没有做到的或是今后想要去挑战的事情放在这个时间段做最为合适。
24)收集每一点进步,大脑会逐渐变得快乐。
将生活习惯作为改变的一种手段并加以利用其实是最有效的。 甚至说得极端一点,只要将“心目中的自己”习惯化,总有一天你会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因为这是一种伴随着喜悦的习惯,突触的连接方式每天都在一点一滴地发生变化。
—— END ——
看完三件事
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挺有启发,我想邀请你帮我三个忙
1.点赞: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内容
2.关注我和专栏,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3.关注公众号「文案猎手April」,第一时间阅读我专栏的最新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