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个好官

作者: 心诚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8-08-06 13:04 被阅读61次
    陶渊明是个好官

    陶渊明归隐田园,写了很多好诗,是位好诗人。笔者认为,若陶渊明继续当官的话,在老百姓眼里,也会是位好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从这段古文中可以看出,陶渊明祖父是当官的,且性情高洁,为百姓所喜欢。后来他的学识获得上级认可,走上了为官的道路: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一生当了十三年的官,最大的官是彭泽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可是因为不想去巴结上司,所以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就辞官归去了。

    细思陶渊明的十三年为官生涯,他算是一位好官。

    首先是他有一个很美的政治向往。

    陶渊明是个好官

    这可以从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中可以看出: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他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吃饱穿暖,而且社会风气纯粹友善。那么,从本心出发,陶渊明就是为民的。不像赵高、严嵩、和珅这些古代中国贪官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图赚大钱”,都是图了个自己安逸快乐,哪管百姓死活。

    陶渊明不高高在上,他与民同乐。

    陶渊明是个好官

    虽然在史料里没有记载他和百姓之间的交往,但是在他的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描绘,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说的是一位村民早上去找陶渊明,陶渊明非常高兴,立马跳下床去开门迎接这位朋友,而因为高兴,连自己的衣服都穿反了——你看,多么可爱的一个陶渊明。虽然自己当过官,可是自己没有一点官架子。

    笔者记得高中的时候去村镇政里办一个大学生的助学贷款的证明,需要盖一个章。盖章本是简单的事,可是眼前的这位乡政府办公人员却是满脸横肉,眼里全是不耐烦。

    “盖什么盖,下次!”后来他干脆以大声拒绝。 被拒绝之后,父亲去买了包烟,这才算换了个章印回来。

    诶,如果当时有个像陶渊明一样可亲的官员,我们这些平民也不用受这恼人的气了。   

    陶渊明淡泊名利,不会贪钱争权。   

    陶渊明是个好官

    陶渊明在他的诗歌中就直接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实际上陶渊明当官也没有赚多少钱,不然辞官过后怎么能穷成这样呢:“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所以陶渊明不会惦记着老百姓的钱包。   

    可现在有的政务人员就不一样了。笔者曾听见这样一怪事:

    一位农名和三人合伙开砖厂,后来砖厂倒闭了,那位农名欠下了八千元(那时是九七年)的债。这位农名就东拼西凑地把这钱还了。当时有办企业的政策,银行说不用偿还利息。可是十多年过去了,这位农民的银行卡上突然被扣掉了两万四千块钱。这一问才知道,是被一位刘法官以法律的名义给扣去了,原因是当年的利息没还,利滚利,到一六年就欠两万多块钱了。

    结果一年后政策看得紧,这刘法官又主动退回给这位百姓一万块钱。

    剩余的一万四,不知去了哪里。

    “这可是我们的血汗钱哟!”这位农民在刘法官面前讨说法的时候,悲声说道。

    “我管你什么钱。犯了法就该交钱!”刘法官说。“犯了什么法?!”这位农民工说,一脸无奈。

    哎,农民工没犯法,只是没有权,只能受人欺!

    ........

    你说这官场,欺骗,无为,黑暗,也难怪陶渊明说自己当官的十三年是“误落尘网中”。也难怪他会选择辞官,归隐田园。

    只是,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讲,他们失去了一个好官:他心中有民;他与名同乐;他不贪图百姓的钱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陶渊明是个好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gw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