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社会的未来

作者: 不惑的妞 | 来源:发表于2020-09-23 17:48 被阅读0次

    提起笔不知道写些什么,脑子里像涂了大白的墙,一望无边的白。转头看向窗外,湿滑的小路上,一位母亲抱着一个七八个月大的宝宝,悠然自得的走到树下,摘一片树叶递给宝宝,低眉笑着对宝宝说着什么,仿佛这世界里只有宝宝一样,那么惬意,那么幸福。

    我忽然想起,9月17日湖北武汉江夏一中的初三男生,因母亲在公众场合对其扇耳光,从五楼跳下,纵身而亡。此事引发社会热议,有说孩子经不起批评,有说妈妈太暴力,不管怎么说,悲剧的发生不是一撮而就的,一定是长期的不断加深的过程。我记得李玫瑾教授说过,孩子没有错,有错的都是父母,或是没有好的教育方法,或是没有教育。这样说来,可能对失去孩子的母亲貌似不公:我生而父母,供你吃穿,让你上学,不好好学习还不能打骂?但我确实要告诉这位母亲,打骂不是教育的好方式。

    1. 孩子生下来要亲自教育

          现在的社会,快速生长的GDP,导致我们不得不加快脚步紧跟发展步伐,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婚后房贷,车贷,还有吞金兽的压力令我们扎进工作不能自拔,孩子生下来交给年迈的父母代为照看。注意,是照看,照看的百度解释是看顾,而看顾的意思是照顾,看望。说清楚些就是,看着孩子别摔着磕着,照顾吃穿,词面意思没有“教育”中的任何一个字。所以,孩子生下来,一定要自己来教育。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父母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三字经》中:“养不教父之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任何事情都不是不教育孩子的借口。二、现在社会的发展,促使我们这一代一定会比上一代更容易接触到最新的教育理念,生活中,同事同学的各个微信群中都会或多或少聊聊孩子的状况,教育的难处,多于其沟通或许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三、作为父母亲自来教育孩子,不但会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还会在交流中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很多孩子在学习中不断拓宽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有些也是我们父母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2. 孩子教育黄金期0-6岁最晚不能超过14岁

            “孩子教育黄金期0-6岁,最晚不能超过14岁”。这句话是著名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依据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后总结出来的。主要原因是:一、因为这个时间段是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期,比较好管教。二、这个时期孩子的性格还没有形成,就比如小树长歪了,我们用一根木棍和绳子将其绑直,不需要多久小树就能沿着直的方向生长,而一棵参天大树长歪了,则需要找粗些的钢筋围成四周,也不一定能长回来,只是尽量阻止继续长歪,这个场景相信我们在各个城市的古庙都会有呈现。

    3. 孩子的教育方式

          父母将孩子生下来,就认为这孩子是我的,我想怎么管教都可以,然并卵,孩子是独自的个体,从你的母体生下来后,孩子就不在是你的了,他会成长,会思考。最近关于孩子的教育在樊登读书会上听过很多相关的书,《原生家庭》《陪孩子一起成长》《爱、金钱和孩子》《父母的语言》等等,都是无时无刻不在描述,父母是孩子的原版,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要想让孩子成为人品正的孩子,就要先纠正自己的行为,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当孩子在0-6岁的时候,还可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来教育他,但在6-14岁时,我们就要少说命令词汇,多问问题,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思路和思考方式是什么,父母每天抽出半小时时间,漫无目的的聊天,聊聊我的工作,碰到什么人,有什么感受,你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情,有什么感受。坚持一个月90天,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变化。而不是暴力解决,文中武汉的孩子还是朝阳的年纪,还未步入社会,这种含有报复心理的纵身一跃,戳痛了多少父母的心。孩子从小就有自尊的,这位在这种公众场合对孩子很自然的暴力批评,不敢想在家中是否是常态。

          记得看过一句话,对待孩子也要像对待成人一样的沟通。孩子不是你自己的,他们是社会的未来,我们对社会的未来要给包容,阳光,未来的花朵才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是社会的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mo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