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故而单位也在精心谋划着五四青年节活动。虽然将青年的年龄范围扩大到了三十五周岁一下,年轻人还是偏少。活动通知发出来时,回应的人并不多,似乎都在观望着。
现今,自己出行多有不便,果断请假了。没过多久,满屏都是请假的留言。照此发展,那么这次活动将很难推进下去。回想起,曾经组织妇女节活动也曾遭遇如此尴尬境地,一些老干部倒是积极响应。尚且年轻的我们,似乎越来越不喜欢群体活动了。
也许,是活动内容缺乏吸引力,很多项目已经落伍了。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年代,只要我们愿意,随时随地都能邀上三五好友玩闹一番,轻松自在。而单位组织的活动,需要考虑到成本、人员安全等种种因素,显得中规中矩,并不能满足大家个性化的需求。
也许,是同事之间既熟悉又陌生,并不能愉悦地玩耍。同事关系,常常处于人际关系的末端,人与人之间仅限于日常工作交流,未能走进彼此的内心。一些关系较好的同事,早已形成自己的小团体,成为朋友关系。这个小团体,会有自己的聚会方式,并不习惯有太多不熟的人参与期中。
也许,我们都有自己既定的任务,不想作出某种改变。年轻的父母,都希望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单身的青年男女,也大多有自己的追求。大家都有各自独立的家庭生活和个人追求,也就会逐渐脱离这种貌合神离的群体活动。
工作后的我们,已经日渐脱离了学生时代的稚气,不想随意改变自己的步伐。记得大学时期,同样的活动安排,我们会特别期待和积极,即便是雨天,也能玩的特别开心。那时候的我们有着一样的青春活力,甚至是协调的追梦步伐,能够随时走入彼此的内心。
若不是怀着二宝,我倒是愿意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去到不一样的地方放松心情,还可以和身边人聊聊和工作无关的生活,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