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晚上新一期的网络素养基础课“蜂窝003号初代机”正式上了我们第一节课。
这也是我们产品化之后的第一次流程化的上课。
第一节课的主题是,“人为什么要睡觉,起来嗨多好?”
课程首页PPT整节课下来,我们打分是2分。(5分满分)
这里要十分感谢“蜂窝003号初代机”里面的各位家长在蜂窝出现状况的时候,提出了自己意见与看法,同时也给出了不同视角的课程优化方案。
同时对课程效果没有达到预期表示抱歉。
前情提示:
蜂窝在产品化整个课程的过程中,一直是把一个非常不稳定状态的基于问题探索式学习,变成更加稳定,同时又在极力保持最大化的拥有探索感。
开放式的问题,没有唯一的结论。
**“人为什么要睡觉?不睡觉玩 iPad 多好!”
这样的问题是来自于蜂窝的孩子提问最多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被选出来?我们先拆分这个问题,其实这个是两个问题,第一是,“人为什么要睡觉?”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不能有更多的时间玩自己想玩的东西?”
第一个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百科类解答就可以完成。
第二个问题,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只有在孩子整个了解科学答案,回顾自己与共同上课的的时间饼图,才能最终获得自己的结论。
开放式的讨论,到达收拢式的结果。
在这个问题下面,家长/孩子/有看似不同的看法。
孩子:孩子在提出这样问题的时候,他是没有一个全局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的。他只在乎的是自己玩耍需要时间,忘记了自己时间与需要科学的睡眠。
家长:面对与孩子的直接冲突中,更多时间玩耍意味着减少了学习时间。
对此,我们需要达成目标其实有几个。
- 每个人都需要的睡觉这件事。
- 了解最基本的自己“我的身体”是怎么受影响的。
- 以及如何管理自己的习惯。
- 强调:如何关注、记录以及研究自己的身体
而蜂窝这里需要嵌入我们的网络素养卡:
蜂窝网络素养超能力思维方法:猜想与反驳
思维工具:饼图
信息获取:搜视频
信息评估:保持怀疑
也就是和孩子在
讨论人为什么要睡觉的时候,猜想与反驳。
在讨论自己使用玩的时间的时候,使用饼图。
获取一些人为什么睡觉的时候,搜视频。
整个获取外界信息的时候,都需要,保持怀疑。
……那怎么出结果?
最后结果案例- 3-5个孩子上台语音分享自己使用的时间,以及自己理想的时间,以及怎么从其他方面挤出时间,其他地方哪里东西多用时间了。
- 在文字聊天窗口互相评价上台孩子使用的时间,以及反思自己的时间对对方的时间有什么不同。自己要如何修正?
开放性的设备。
- 孩子可以开放性的文字聊天。
在视频旁边不停的回复,我们有专门的助教回应,提问,引导。这里会遇到孩子刷屏,脏话等情况。不过这样是一个我们的教育机会,我们就此进行讨论,还能衍生出东西。 - 使用网络版的电子实时白板
孩子的大多数内容,我们都实时交互放在电子白板上。让孩子能看见自己的发言被关注,推进课程。 - 开放搜索。
我们基于问题,进行搜索,并且进行和孩子分享真实的搜索想法与体验。(提前搜索过。)
崩溃点。
来自于电子实时白板的服务器挂了,我们在19:30的时候还能刷新进入页面,而在19:50的时候,无法进入页面,也就是无法打开我们实时白板。
而我们整个交互都是在上面而我们没有Plan B!!!
造成了直播老师乱了阵脚……推进开放性讨论没有了那么收拢……开放搜索变成了看起像没有目的的搜索。
而这一切都让最终结果,孩子上台发言,进行反思的这一步无法充分达成,因为孩子没被加热起来。
即使我们在每个关键节点,有固定的信息传输给孩子,但是……这样依然无法到达我们的目的。昨天晚上在例行复盘的过程中…情绪都比较低落。
在这样每一个均不稳定的节点下,才能造成如此高互动的课程。那,我们该如何最大限度的让不稳定节点变成稳定呢?
如何保证高互动的方式,标准化课程?
蜂窝从昨晚复盘到今早。
整个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电子版本没有Plan B。造成之后一系列的问题。
同时,让我们意识到即使相同的课程再次到达新的用户前,蜂窝也需要再对有对课程的品控流程。蜂窝之前的流程管理中,是没有老课程再次到达新用户手中的流程。
流程管理是如何能让一个高品质的东西,保证品质,多次到达用户手中最重要的手段。
如果蜂窝想要追求卓越的课程。
那我们就得让丰田的精益生产变成我们的团队文化。原因?看下图。
丰田精益生产4P模型 之后将成为蜂窝团队文化。这两个问题,将作为我们下一周迭代产品中很重要的问题。
同时,在“蜂窝003号初代机”获得一些家长的反馈,也会经过星期天的例会进入下一周的冲刺中。
再次感谢“蜂窝003号初代机”里面的各位家长提出来的各种建设性的建议与意见。
市场上标准化产品的呈现方式。
在蜂窝产品化我们的课程前后,我几乎买了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进行体验。在我体验完成之后,都进行了吐槽对方的封闭性,以及仅仅把线下课堂搬到了线上(不是线下工作坊,是线下体制内课堂和讲座)。
这里让我有了一个反思,不要以为自己很聪明别人蠢…在市面上谈创新教育方法与理念的书看几本也都能明白,为什么别人还是以这样的方式做?而不是更开放的呢?如果早点开始想这个问题,那我们也不会遇到昨天这样的坑了。
当然,即使开始想了,我也不会做线下搬到线上的课程。
我们需要的是标准化的产品中找到非标准化教育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