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要参加立定跳远比赛,正训练。那时候,我发现只要我盯着一个自己预想的可行的目标看,就肯定能跳到。
后来,今天,我和邓*坤、陈*志、蔡*远针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研究。
先是邓,原先他试跳了几次,大多是在220厘米,还有几次大概是将近230厘米。后来,他有一次盯着250厘米看,最后就跳到了230多厘米。
他立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究,对我之前的发现的可行域进行了推广,大胆的提出了他的猜想:“既然只要我看着2米5,就能跳到2米3,那么如果我看着2米8,就应该能跳到2米5。”
这一重大发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来进行思想迭代起到了充分的积极作用。
后来陈在这个思想上,加以不断重复实验论证、缜密的计算、清晰的思考逻辑和对经典物理的分析研究,在我实验的时候提出了另外一个重大猜想:“只要你跳的时候看着三米一,就能跳到三米。”
这个猜想不仅对可行域进行了更深度的推广,还针对其内部的逻辑进行了更精密的研究,最终得出了一个更接近实际结果的答案。
后来我们又针对其进行了举例论证、数据分析和实验说明。我又提出了一个猜想:在环境允许、能见度足够的情况下,加以反射镜等实验器材,只要我们能看到4万多千米的地方,我们跳跃时在空中划过的距离就能绕地球一圈。
这个发现真不愧成为一朵奇葩!
后来我看着2米8,最终跳到2米5,证实了邓猜想的可行性。至于陈猜想的可行性,我们没有过多论证。
后来,几位发现,我在跳之前总会喜欢摆臂很多下。于是纷纷效仿,得出结论:多摆臂能够蓄力并找准发力点,使爆发力做到最强。
后来我们来做了引体向上。
邓说手臂越长的人做引体向上会更费力,因为做功的距离更长。他还说单杠越高做引体向上越费力,他爸不信,但他对此深信不疑。
注:立定跳远中第1个结论正确,后面的结论因人而异,而第1部分中的最后一个猜想完全无依据。但看较远的地方的确对自己有激励作用,可以起到心理效果,或许真有用处。
第2部分中的实验结果属实,但对于摆臂的结论并没有分析,正确性不知。
第3部分中的陈述属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