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招商证券出了一份报告《那些年,我们一起抱团过的个股》,非常的有意思,主要就是回溯了过去A股历史上各时期公募基金抱团的板块,并以机构持仓比例为依据做了不同的划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4688154/3be72c5418ae257f.jpg)
公募基金在每一个时期都选取了不同的板块和主轴,而且在报团区间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亮瞎了市场的狗眼,也让那些“贪婪”的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相信未来只有该板块才是最安全确定的,只有参与到其中去才能是“政治正确”,才是所谓的价值投资。
但是很可惜的就是,最终无一例外都是一地鸡毛,那些后期追高的投资者更是亏损严重。
当然,其中有一个板块由于业绩的稳定、利润持续增长,因而常被公募用来作为熊市防御的工具之一,一直都是抱团取暖的对象,那就是消费板块。
第一次是公募基金开始大幅加仓消费抱团,并不是从2010年开始的,而是从2008年的大熊市开始加仓的,一直持续到了2012年的三季度。
这四年时间又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消费与其他板块共同上涨,时间是从2008年到2010年,消费板块并没有太突出,或者形成一种趋势;
第二阶段是从2010年到2012年,这两年时间内消费板块持续上涨,尤其是消费行业中的白酒板块更加亮眼,成为市场的一直独秀。
第二次就是从2016年到现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4688154/f27aeb040b6bb149.jpg)
第一次抱团消费和白酒板块,虽然也取得了非常靓丽的业绩回报,但是无可避免的也发生了均值回归,在2012年下半年的时候开始下跌,而且下跌的幅度非常的大,在之后的牛市中并没有太突出的表现。
而这主要还是因为估值被炒到了天上去了,可以看到中证消费指数在2012年7月时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27和5,高出中证全指一大截。而当下2019年7月的估值与2012年何其的相识,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个人相信这次也会无可避免的出现均值回归。
虽然消费的利润和业绩可能是众多行业里面最为稳定的,但是高估值的东西个人一定不会去碰,就像雪球有一个人说我水平有限一样,说实话个人没有什么水平,更没有透视未来的能力和眼光,对于未来我无法确定,只能躲在估值相对低而且分散的款基指数里面。
因为个人非常害怕发生亏损,当下要赚钱非常非常的难,要亏钱却非常的容易,所以就更加珍惜自己赚到的每一分钱,只做积极看的懂的东西,在成本收益比有较大优势的情况下再下手,不亏本金不买高估值的东西就是第一原则。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指数ETF投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