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生意场上,年过半百的男人女人都还在奔走。
这回说说给杂货店供货的另一位大妈。
这位大妈姓朱。五十多岁,丧夫独居。
她所供应的货都是些最基本、最老式的日用品,比如水桶、橡胶缸(小工地搅拌沙灰用的)、瓦桶(传统瓦匠用来装泥灰的)……
她本人的穿着打扮也是最基本、最老式的,和她供应的货物浑然一体:七八十年代式样的大褂子,头发也是结的麻花辫子。脸上似常年没洗净灰似的,每次见到她是灰黑灰黑的。
实际上她的穿着打扮跟行业很是相关,她一个女人家,要像男人一样搬运这些粗货,自然穿不着什么细布衣裳。装货的大车是个敞的,她就坐在这些货物中间,身上脸上也免不了沾灰惹尘的。故此,每次都是灰扑扑的。
朱大妈非常勤勉。每次货还远没有销完,她就又押着那辆响声非常大的货车来送货了。从车上下来,她就从随身的斜挎包里掏出一支旧圆珠笔来,按下笔头,再拿出一沓商品进销单来,做好出货的准备。
遇上易先生又是个不喜欢压货的,经常是不顾她的极力推介,不肯应允下货。她总是不疾不徐地推销:这到XX时节了,X桶又是用的时节了,你这都卖得差不多了。
易先生推辞:过几天,过几天,店里还有。
朱大妈一点也不气馁,被拒绝后还亲自到店堂深处看一看,查一查,如果发现易先生所说不实,就定要给卸些货下来。
有时强行卸货时,易先生没预算,就给她打欠条,商定下个月给。她满口答应,过得几天,就“不经意“地走过来,拿着条子要钱。
她又捎些遮阳布来,远还没有到夏天,就要给易先生卸一大堆。声称;三米四米五米六米的都进些,早进的便宜。
这东西占地方,易先生坚决不肯。
有时僵持不下,朱大妈也就走了。若过得几天,易先生突然又要,她也不说多话,又给送来。倒是个敬业的。
公号:钱多多的后花园。读书、思考、讲故事
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