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需要爱慕榜样的指引
最近一段时间有些“安逸”,“安逸”这种东西很奇怪,开始感觉是忙里偷闲,接着就是习惯,再后看又会变的不习惯,只是从这份“安逸”中逃出来,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因为我们早已从接受这份自在,变成习惯这样的行为方式,之所以说又不习惯,只是一种不甘心。对过去生活的向往,这种心情的折磨与向往是一种病态的折磨,对自己的折磨。这是很难跨出这一步。
有人说别人是自律,你那是间歇性折磨,其实两者之间有区别吗?说话人说的轻松,显然自己不是自律型人,自然以为自律是一种享受,只是一种行为方式。再来看看间歇性折磨,从自律到散漫,再到自律,之间的过渡是一种折磨,只要过渡期足够短,拉长战线,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让我们做一位间歇性自律的人,因为这是人性。
如何成为间歇性自律型人,又如何缩短间歇期,这才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我们爱慕的榜样就是这样的存在。
我在手机上翻阅美国总统的称号到底落入谁家的时候,看到了张雪峰的账号,就是那位脱口秀考验老师张雪峰。图片是他手握几部书籍,
配文是每个月初都要购买七八册书籍,用来充实自己。他的下一则消息是半程马拉松长度的配图。从图中的信息看,配速和行程都不错。再翻阅之前的消息,又是几张十公里跑步图。这种文武兼备的鞭策效果太过明显。我立刻放下手机,更换衣服,穿上跑鞋,去周边的公园跑步。
张雪峰我是从朋友那了解到的,是用来驱赶白天的困意。内容时帮助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学校和专业,并分析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作为网红段子手的张老师,出过佩服他的专业外,就是他信口拈来的信息,也就是知识,这是建立在急速运转大脑,外加充实的储备知识。那个时候的自己就对他有了羡慕。
今天,我看到的这几则信息,显然是在诠释他为什么可以成为别人羡慕的人,甚至成为一些喜好脱口秀观众的榜样。了解自然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不会指望自己成为他那样充满激情的老师,但也希望自己可以从他身上学得一二。于是我便有所行动,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我们需要榜样的原因。
小城雨田
2020/1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