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外公身体不好,家里来电话说已经两周没有下床也没怎么进食,希望我们回去道个别。
先生小时候深受外公的喜爱,长大成人后,感情也一直深厚。他和外公有个约定,就是外公觉得差不多要离开人间了,就通知他回去送别。
几年前,我很忌讳带孩子参与老人离世的仪式,觉得孩子太小,不应该让她们接触生离死别,怕给孩子留下阴影。而今,我坦然觉得,不满六岁的孩子也有必要和我们一起参与老人的临终话别,为她们将来不惧死亡播下种子,于是,我们带着孩子回老家给外公送别。
在路上,孩子问:“妈妈,我们去哪里呀?”
我说:“回老家给祖祖送别,他年纪大了,要离开人间了,我们送他去天堂。”
孩子:“哦,那天堂要怎么去啊?”
我:“妈妈也没去过,不知道。但是我想应该是要与人为善,认真对待自己人生的人,等老到要死去的时候,才能去天堂。”
孩子:“哦。妈妈,那每个人都要死吗?”
我:“对啊,每个人都会死。等你们长大了,爸爸妈妈老了就会死。等你们老了,也会死。”
回到老家,进门看见外公坐在堂屋的沙发上,精气神还不错,并不像家人说的那样,已经糊涂得不认识人。他一眼认出我们,呼唤我们的名字。张开双臂和先生深情拥抱,孩子们也上前跟祖祖亲近,老人抱着孩子们挨个在脸颊上亲吻,伸手握住我的手示意在他旁边坐下。
眼前这个老人已经完全失去了几个月前跟我们一起过春节时的精气神,消瘦得只剩皮包骨头,虽然明白生命的最重归属是死去,还是会有一些伤感。
人活精气神,这话一点都没错。我们回来,老人高兴,精神大好,两周吃不下饭的他,当晚坐着跟我们一起吃了晚餐。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先生就陪着外公聊天,搀扶着他在院子里溜达溜达晒晒太阳。
由于不能长时间离开工作岗位,先生就跟老人做了临终话别,给他做了思想工作,告诉他生命的规律和归处,让他坦然接受他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的事实,引导他放下对人间的执念,放下对亲情的不舍,放下对物质的留恋,安心去往西方极乐世界,在未来,我们都会去那里和他再次相遇。老人坦然接受了他将要离世的事实,并接受了先生提前为他演练的离世后的法事流程,并给他展示了他离世后,后人会给他穿什么衣服,盖什么被子。然后和老人约定,我们就要离家返岗了,肩上有责任。
临近早上八点我们出发的时间,我推门进外公房间,准备给外公道个别,看到他侧身躺在被窝里睡得正熟,凑近他耳边叫了两声外公,听力不好的外公没有回应,我便伸手摸了摸他消瘦但仍然温暖的额头,就算道别了,这一别,可能来世再见,也可能永不再见。从外公房间出来,我跟婆婆说,想跟外公打个招呼再走,看他睡得正安稳,就不打扰他了。婆婆说昨晚已经讲好了,你们走时响三声喇叭就可以了,他就知道你们走了。
八点整,先生把车头对着外公的房间,用致哀的节奏,朝着外公的房间毫不含糊地鸣笛三声。乡村早晨的宁静,被穿破长空的汽车鸣笛打破。最后一声长长的鸣笛结束时,先生自言自语说:“走了。”我们向送行的亲人们挥挥手,一脚油门开出了院子。我泪湿了眼眶,内心阵阵伤感止不住地往上涌。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这么坦诚的临终话别。先生的处理方式,是超脱的、通透的、智慧的。值得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亲人去思考活着的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亲人对家人报以更多的包容、谅解和关爱。
祈愿外公走得安详无挂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生命如太阳,朝阳终会变暮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