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公冶长篇》|| 教学的层次

《论语•公冶长篇》|| 教学的层次

作者: 唐古拉的呼唤 | 来源:发表于2022-09-15 22:29 被阅读0次

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意:
子贡说:“老师关于《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方面知识的讲述,我们能够听得到;老师关于天性和天道的言论,我们听不到。”

在子贡看来,孔子讲礼乐诗书等具体学问以及孔子的思想时是可以常常听到的,因为所讲的这些知识和孔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具体而有形的,可以听闻可以学到。但是关于人性和天道的理论,属于比较高深的范畴,比较深奥与难知,不是耳闻就可以学到的,非聪明灵慧之人听了也听不懂。孔子在教育中也是偏重于现实方面的学问与精神,对于人性和天道的问题更多的是启发诱导的方式,基本上很少涉及到。

朱子评论此章说,“言夫子之文章,日见乎外,固学者所共闻;至于性与天道,则夫子罕言之,而学者有不得闻者。”也就是把孔子的教学分为了两个层次,“文章者”显于外,“性与天命者”隐于内。

孔子更多的是针对大众的一种普遍教学,他的动作法仪、言词议论,没有什么所隐藏的,凡用心者不用深造就可领会学习到,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就可以学习到这些基本的知识与理论。

而关乎人性的本源与宇宙中的各种规律,这些本身就是深奥并且神秘的,单凭日常的听闻是不可能学到的,必须是从内心深处去感知去体悟,才有可能领会到那么一点儿。

他是没有讲到吗?非也,只不过他很少用高深的议论来故弄玄虚,把这些问题溶入到了日常的生活与言论中,只有学力深远者能从中领悟到人性与天道的极微妙的道理。其它人可能就体会不到了。只有用心地体验参悟才能明白天道的一些规则,了解一些人性的特点,这些是需要一点一点积累,积累的多了就明白其中的精华,达到一定的境界,形成独特的感悟,呈现出一定的价值体现。从实实在在的学问入手,知而行,行而践,从而把握住这内心的体验。

也说明孔子是贯于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有多大能力,就接受多少这些生活的实践的智慧。内外兼修的功夫越深,所领会到的知识层面也就越多,精神层面也就越臻完美。

相关文章

  • 《论语•公冶长篇》|| 教学的层次

    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意:子贡说:“老师关于《诗》《书》...

  • 《论语》日日谈 第27期

    《论语》日日谈 第27期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一章 【原文】 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②。虽在缧绁之中③,非其...

  • 《论语》公冶长篇

    《论语》前四篇是孔子思想的纲要,学、政、礼、仁,即讲个人修养,又讲学问应用,可见孔子注重个人修养,但同时也重...

  • 《论语》——公冶长篇

    选三则来体现孔子对于“入仕做官”的立场:据时势而定,时势达则积极入仕,时势不济则归隐以待。这是不同于道家“消极遁世...

  • 《论语》公冶长篇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zhuō),何如其知也!” 注释: ①臧文仲:姓臧孙名辰,“文”是他的谥号。臧文仲历...

  • 论语·公冶长篇

    5.1.子谓公冶长[1] ,“可妻[2] (qì)也。虽在缧绁[3] 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4] 妻之。 译文...

  • 《论语》公冶长篇

    《论语》的公冶长篇不同于前四篇,大多是对人的评析,多章为师徒之间的讨论,使语录体充满生机。 孔子的学问之道,多以用...

  • 《论语》公冶长篇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孔子的教育方针是“学而优则仕”,他让学生漆雕开去做官,但漆雕开因为觉...

  • 《论语》公冶长篇

    《公冶长》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句...

  • 【王鹏翔论语札记92】快来看孔子如何选女婿!

    原 文 《论语公冶长篇》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lei xie)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公冶长篇》|| 教学的层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zc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