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果说要是平时写文章的时候各种设限的话,那恐怕也没有那个动力继续写下去了。哪怕只是短篇,哪怕只是再怎么没水准的文章,还是有必要继续写下去的。“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嘛,虽然说现在的学历各方面的含金量没有像以前那么高,但是拥有写作方面的水平,还是对自己的帮助挺大的。虽然说不一定能够成为作家,或者小说家之类的。
我并不是什么科班出身,也没有参加过什么培训。很多东西我不懂的,基本上都是在手机上搜索。我高中的时候,有一些同学有智能手机。不过现在也不奇怪了,因为现在就是小学生也有手机的。不过那个时候,智能手机没那么发达,普遍都是使用诺基亚。能够用上智能手机的,普遍家庭条件良好,最起码也是一般。
那个时候,像是查找一些资料,或者搜索内容,只要有网就可以下载软件,不用像以前那种使用电脑下载之后,再通过U盘存档,传到手机上。至于具体怎么操作的,我也忘得差不多了。因为时代的发展,有些程序都可以简化了,智能手机的作用几乎可以完全取代电脑了。
那个时候宽带还没有那么普及,所以我的同学也只能说是利用课余时间去蹭网。下载视频,下载小说,然后观看。要说纸质书被取代,估计几乎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像是我学生时代,不管是课本教材,还是试卷资料,以及笔记本、课外书之类的,算下来几乎都可以装一大车的了。
像是以前那种复读机、DVD等电子产品,现在都可以用手机替代了。只需要开通一个VIP,电影电视剧,可以随意观看,也不需要什么可以是购买什么影碟机,或者其他的一些什么收音机、磁带之类的。像是以前那种搭戏台,看戏的之类的,现在也估计没什么人了,或许老一辈的人可能还比较推崇。像是有些课件都可以通过一种方式下载收听,而且老师都是专业的。可以重复播放,多少遍都行。学习软件多的是,随便下载一个就行了。
像是什么合同文书、法律文书,以及各方面的总结报告,还有什么感谢信、慰问信、策划方案之类的,很多方面需要用到。要是这些真的一起来的话,长期来看,也是很考验一个人的写作水平的。有的时候,也会担心不知道该从何入手。不像我学生时代的有些同学那样,文字优美,甚至都有人开始写诗,写小说了。要说这一点,我还真赶不上他们。要说文化人,也算不上,但是至少来说不是属于那种土包子的类型,也只能充其量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吧。
或许是我那个时候,课外阅读方面接触比较少,功课又那么忙,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看书,也不知道从何入手。其实说真的,就算是现在的小学生,阅读理解方面,我都不知道怎么教。因为学生时代,我几乎是所有的科目都挂科,不及格是我的常态。就算有的时候稍微好一点,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勉勉强强。老师也问我原因,我也没办法说,那个时候心理压力真的好大。
直到现在,让我重拾起来,我都不一定会比学生时代好多少。文言文没办法下手,更不用说阅读理解了。基本上文章看过,或者一本书阅读完之后,要想写感想,或者总结报告之类的,我都没办法做到。或许不是我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说是有些话不知道该怎么说。
回到家里了,也变得越来越宅了,也没有那么想出门了。或者是因为疫情的原因,亦或者是漂泊多年,心里想安定,不再折腾吧。虽然说我家这边没有什么疫情,但是也同样害怕人员大量聚集,去外地也同样需要核酸检测。再说了,工作也没有那么好找了,也不想跑得太远。不像以前那样,可以跨省。也就这样,在家里“躺尸”了。
我的情况倒还好,生活方面还算悠闲自在,因为毕竟我现在只是一个人嘛。并不像我的同学那样,为了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发愁。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普遍都需要核酸检测,还有行程记录。那样的话,就更难了。家里人口多,开支大,经济不景气。吃饭速度快,有的时候还顾不上吃饭,也顾不上家里,什么事情都是匆匆忙忙的样子。而有些人,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下岗失业了。
平时也没有见到什么人,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人在家。也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玩手机、看视频。说真的,现在这个社会,可以说得上是手机决定一切了。不怎么喜欢住楼房,特别是隔壁邻居进进出出的那种关门声,有的时候也会产生干扰。有的时候,想睡个觉都难。像是小区的那种,上下楼都很麻烦,尤其是高层住宅。
我发给我微信朋友的中秋节祝福,回复我的人并不多。或许他们真的很难,也顾不上过这个中秋节,都在为了生活奔波。有的人也回复我了,但是也普遍是失业待家,或者说是居家状况。平时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聊天。即使我发微信,也很难回复我。虽然现在有手机,但是通讯也没那么频繁了。去年还抱着幻想,以为疫情就这样下去了,谁知道今年又开始反弹了。而且今年也快过完了,依然还处在防控的状况。
每年普遍这个时候是生产旺季,工厂方面会大量招人,可是今年却不一样了。现在也发现,普遍留在工厂里的,大多是那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年轻人很少。因为那个年龄段的人,普遍追求的是一份稳定可靠的工作。不像我们这些人,有些事情还想着折腾。而他们,却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了。他们害怕折腾,害怕打破原有的平静生活。因为现在的他们,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充满着干劲与活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