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被降职之后有三个选择,他选择做学校校长,这也是妈妈的意思。但是不久就有了一个新的畜牧科科长的位置,才让州长想让父亲去,但是父亲不想再去走仕途,他一心就想办学校,因为他太知道教育对草原的重要性了。
他去找王石,王石提议说只能在半个月内把学校办起来,还得有学生,上面肯定就不会再叫他去当科长。
父亲找了角巴,角巴把“一间房”给他们做教室。可以把里面分隔成几个空间,学生宿舍,教室,还有一个小办公室,但是中间的分割如果用砖头根本批不下来,现在连吃的喝的就没有。父亲又想到用石头,石头需要开采再搬运,牧民肯定不会有那么多劳力。最后父亲想到用树木也可以,但是满山满林的树只有阿尼琼贡最多,但得经过香萨社长的同意。他跟王石一起去跟社长说明情况。王石主任只说要树,但是父亲怕力度不够又补充了说要办学校。香萨很严肃的说,树木是不能砍伐的,然后很明确的拒绝了他们。王石猜测他拒绝有可能是父亲说了办学校。因为他们觉得,只有阿尼琼贡这个学经的地方,是学习的地方,牧民的孩子是没有权利念书的。
总之没有砍成树,父亲是很沮丧的,他骑马返回的时候走到河边,看到挂着的几张羊皮,又突然有了灵感。他回去把县里仓库里他以前囤的牛羊皮申请了一下,县长让他随便用。他把羊牛皮拿回来扯了扯钉了钉,把教室的隔间就完美的分成功了。教室已经像模像样了,接下来就是学生了,但是半个月之内要坐满学生,这还是挺有难度的,因为牧民根本没有让孩子上学堂的,他们最多是送到阿尼琼贡学经。
亏得有日尕,父亲一天跑一个公社,跑了10天却一个成果也没有。牧民明明都答应的好好的,招待的好好的,但是说到上学,父亲一个孩子也没有能带回来,更别说让他们送过来了。
就在父亲有些懊恼的一天,日尕也有点烦躁,但是他最懂父亲,它没有听指挥,领着父亲走向了一个不是父亲要去的地方。到了那里,父亲惊异地发现那是一个帐篷,里面有十几个孤儿。父亲喜出望外,把他们都召集起来去了新办的学校。
剩下的困难给角巴说了,角巴二话不说又召集了好多学生过来,加上沁多县城的孩子,基本上有50个学生了,用时半个多月,他们喜出望外。剪彩的那天,他们请才让州长和王石,这次才让州长再也不说让父亲当科长的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