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度写作营第41篇1526字,累计62228字)
朋友的孩子去年因为疫情心理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症状,一年多的咨询,咨询师也换了几个,可是症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因此不得不对心理咨询的效果产生怀疑。
中国心理咨询职业的发展,从2001年劳动部正式将心理咨询作为一个职业纳入《职业大典》的开始,到2017年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被叫停,经过了17年的发展,号称为中国培养了几十万心理咨询师的队伍,我们先不说培训的效果如何、水平怎样,就单说这支队伍还有多少人还在真正从事这个职业就可见一斑了。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中感受到的压力却有增无减。
因此通过心理咨询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缓解压力的需求应该是与日俱增,但是我们去哪里寻求这个方面的帮助呢?
或者说心理咨询如何让别人相信其有效性呢?
在我看来,要想让需要心理咨询的人相信心理咨询的有效性,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耕:
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水平决定了心理咨询的有效性
一件商品我们要看它的好坏,除了看他的外表和包装之外,最重要的是它的品质。
心理咨询也是同样如此,在我看来心理咨询的有效性,体现在心理咨询师人格的成熟度(心理咨询师能否成为真正的自我)、咨询专业及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决定了心理咨询的有效性,要想让他人减少对心理咨询师的偏见,就需要提高心理咨询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只有心理咨询师普遍水平都提高了,才能够消除人们对心理咨询的偏见。
高水准的心理学咨询师,必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我们知道任何一项职业,都需要掌握操作这项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建筑设计职业需要建筑方面的专业、能力及艺术设计方面的灵性和能力,会计职业需要财会、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那么心理咨询师也是需要掌握执业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不同的是心理咨询师除了要具备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咨询师还要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参与咨询过程。
2)成为一个真实的人(自我):我们知道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能带进咨询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这话怎么理解呢?就是说咨询师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体验到来自来访者的各种各样的压力,在与来访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矛盾、冲突也不可避免,失望、不满、难堪、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体验也时常伴随,这些都有可能给来访者带来情绪变化或者是伤害,而与来访者建立起来的良好咨询关系也极有可能在瞬间坍塌,终止咨询。
咨询师成为一个真实的人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很多人为了适用环境都是带着面具而生存,心理咨询师也不例外。
因此咨询师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从而达到改善自己在共情、积极关注、尊重、温暖、
真诚、鼓励、对质等大量情感投入方面的技能,那么在咨询过程中:
才能在整个的咨询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共情力、倾听力、理解力、情感表达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真正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来访者的问题所在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才能真正觉察和处理自己当前面临的情绪问题。
才能真正有效处理自己在认知行为、认知思维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互动模式,深刻体会自己的互动模式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咨询工作的。
才能真正体察和处理自己深层次的不安和焦虑。
因此咨询师的人格成熟度,咨询师能不能成为真实的自我,是咨询中重要的能力。
3)定期不定期的接受督导老师的督导或同辈督导:心理咨询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一是说心理咨询师会在咨询过程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必须要通过督导来及时解决,以避免这些问题成为影响咨询的问题,从而确保咨询的有效性。
另外咨询师由于职业的原因会投入大量的情感,而这些丧失的情感也需要督导来补充。
再有咨询师在整个的咨询过程中会接受到来访者大量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一定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咨询师的内心、情绪变化,因此咨询师需要通过督导来协助消除和排解这些负面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