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767案例分析|“双减”政策与家长这样说

767案例分析|“双减”政策与家长这样说

作者: 李丹720 | 来源:发表于2022-07-16 08:24 被阅读0次

案例材料:

“双减”以来,小学一二年级不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但有些学生家长不理解。小A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小A妈妈看到小A放学后天天疯跑疯玩、没有作业,很担忧,专门找到班主任赵老师,提出一个疑问:孩子回家很轻松,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家长有时不在家不能及时教育,这样下去,孩子慢慢不就变坏了?

如果你是赵老师,该怎么为小A的妈妈解读“双减”政策,为她排忧解难?


案例解答:

遇见案例中的情况首先要站在家长的角度帮助她解读“双减”,也就是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沟通,接着再针对小A的具体情况为家长支招。谈一下我的看法。

1.“双减”的目的是什么

毛杰厅长在答记者问时说到:“双减”政策的本质目的尊重教育规律和育人规律。“减”的是量,“提”的是质。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作业负担有效减轻;作业设计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睡眠时间增加;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减轻等。

对于家长来说,我们要明确“双减”政策的目的,并且陪伴孩子平稳过渡,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同时我们要看到学生的成长环境也在发生本质改变的。

2.“无书面作业”的做法是什么

“双减”政策的落实,最为直观的就是一二年级无书面作业。这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例如对视力、握笔等方面都是有益的。同时如上所述对于课堂的效率、作业的设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需要向家长说明的。

例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低学段,注重习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将书写列为重点,作业设计以拓展和趣味为主。减少了书面作业,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就充裕了。

3.“双减”政策下的家庭教育应注意什么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依法带娃”成为趋势,要做更加专业的家长,为孩子提供更高质量的陪伴。作为家长,对“双减”要有正确的认识,辩证地看待。同时根据自己孩子的特殊情况进行引导。

对于小A放学后漫无目的地玩耍,家长要协助孩子进行合理规划。家长可以做以下努力尝试改变:

(1) 协助孩子制定课后规划

劳逸结合,将课后的时间进行重新规划,尝试着让小A自己设计,之后家长提出合理建议进行整合。注意把握好时长和方式。

(2) 言传身教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的习惯必须从小养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为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阅读书目,每天坚持不低于半个小时的阅读,家长做好示范,为之后的放手做足准备。

(3) 提升表达回顾学习内容

“温故知新”的道理是不变的,虽无书面作业,但是对于每天所学需要复习,可以采用让小A口述的方式进行复习,这样既回顾了每日所学,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双减”政策下对于家校社三方育人的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三方育人,共同提升,以毛杰厅长关于落实“双减”需要处理好的六对关系结束,共勉!

第1, 要把握好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第2, 要把握好作业量与知识掌握的关系。

第3, 要把握好学习成绩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第4, 要把握好学习成绩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第5, 要把握好共同素养与个性差异的关系。

第6, 要把握好规范管理与自主发展的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67案例分析|“双减”政策与家长这样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lh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