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来回八车道的丹溪大道,后来有了府前——振兴路、西山路、兰花路、金角路。这是纵向到环城西路的街道,横向到环城北路的则有兰荫路、李渔路和横山路等。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建设与发展溪西新区,有一个词语肯定绕不过,那就是“现代”。就决策者而言,就是赋予新区新的功能——行政功能、工商业经济功能和包含文教事业的社会功能。就平头百姓来说,奔小康的同时,享受小城市的现代功能和极大荣光。
我在老家梅江时,最早听到“现代”这个词语,是“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等我真正觉得现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髦词汇,而是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和亲手触摸到的东西,恐怕就是团结电站里的碾米机,各大队先后配备的抗旱用的柴油发动机、早上承载着上高中的我和干稻草“突突”进城的手扶拖拉机和可以播放全球新闻、各地戏文、节日晚会的彩色电视机。装在木头电线杆上的电灯、高音喇叭和家家屋檐下的方盒形用红漆涂抹的广播,应该不算。我岳父是兰溪西乡永昌镇人,他干过大队水泵站的泵手、碾米站的碾米老司,接触到各层级的干部。因为永昌镇与兰江街道比较临近吧,他成了溪西新区开发小面积商品房的比较早的受益者之一。
我是兰溪北乡的年轻人,接受过大学教育,在接受现代城市生活的观念方面,却还比不过一个西乡的农民。被城里高中的同学看不起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因为我一辈子从事的就是他们父辈曾经做过的工作。
试想,如果在三十六年前,我就有这样的觉悟,是否可以在推动兰城现代化方面多做点工作呢?应该说没有后悔药可吃。就像我们兰溪经济远远落后于义乌、东阳和永康一样,我们这代人无论如何是逃不掉责任的。
采自网络建设和发展新区,除了“现代”这个词语外,我相信还有一个词语,那就是“成长”。
工业企业的成长、兰溪六大行业的成长,促进了兰溪教育体育和旅游业的成长。体育馆、凤凰城、新兰一中、吉利塔在横山上的矗立、中洲游船码头后面高高的牌楼的诞生,都见证者国有和集体企业昔日的辉煌。昨天下午,我去溪西老街理发,碰到脚步蹒跚依然还出来卖蔬菜的“胡司令”,他头发稀疏,已成了一个精瘦的老者。看到这样的情景,谁也想不到他曾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凯旋燃具厂厂长。好在眼睛依旧明亮如初,耳朵还不那么背,听到我一声“司令”的喊叫声时,频频地向我点头示意。在向他们致敬之余,我扪心问自己:是否更应该把今日的新生活撰写下来。(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