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能不能认知『幽默』?

作者: 千漏 | 来源:发表于2016-07-12 20:35 被阅读723次

幽默和『开心』的关系很密切。我们并没有将两者的界限划得太清楚,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那么做。

因为我们知道,一般来说,幽默的最终结果就是开心。而除了幽默之外,能导致人开心的事物还有很多呢。

幽默是一种不能具体描述的东西,但是我们能清楚地感知它,却很难去认知它。开心就更难描述清楚了,对开心的认知至今仍是我们人类难以攻破的课题。

我的很多情绪,比如『开心』『愤怒』『哀伤』『抑郁』等等其实都各自对应着生理上的各种脑部活动。对于各种情绪它们分别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都能给出统一的具体的在生理学上的解释。唯独『开心』这种情绪,它的产生和作用机制非常综合和复杂,因此我们人类难以去有效地认知它并且至今仍未有完全科学的解释。

我看过很多社会学的大家写的关于幽默的起源和幽默文化的书,最终阅读之后觉得其实并没有什么收获,我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更糟糕的是,他们的作品在『豆瓣读书』上面得到了很毒辣的差评。

综上所述,关于幽默,语言描述难以描述准确清楚;科学理论也尚未得到充实完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一定的能力来对『幽默』进行认知的。

法国作家莫泊桑说过:“幽默是人类语言的最高智慧。”他把幽默和智慧联系在了一起。而事实上,在广义的幽默范围中,有很多都是与智慧无关的。所以我们把莫泊桑所指的那些幽默称之为『狭义的幽默』,是带有智慧性的。把不带有智慧性的幽默粗暴地划分为『滑稽』这一大类。就像是这样:

滑 稽

说到『滑稽』为什么能让人开心,也就是什么元素能使『滑稽』让人开心,给出几个词让大家达成比较贴近的指代共识:『憨厚的语言和行为』、『令人幸灾乐祸的事物和行为』。

滑稽之所以能让人开心,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的一个丑陋品质——自我优越感。

滑稽之所以能让人开心,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的自我优越感。

所以滑稽在这里就有贬义的色彩了,因为这种幽默它指向了人类丑恶的一面。举例子如下:

比如赵本山的春晚小品,相信很多人都有看过。有研究幽默文化艺术的研究者将其表演纳入研究的范围。

网络上对其诟病最多的地方,就是赵本山丑化农民形象,丑化东北人形象和通过模仿动作映射歧视残疾人。而其讽刺的中心的设置通常也是下流无趣的:他讽刺残疾人,讽刺女性,讽刺精神病患。

赵本山的春晚小品通常描绘的都是一些『没有文化的俗气的憨厚的贪心的』农民形象的人物角色。

在和范伟合作的“大忽悠三部曲”作品中,他把这一形象转移到了范伟饰演的角色身上了,他的作品中总要有人充当这种角色以博笑点。而在三部曲中,赵本山充当『耍小聪明的小心眼的爱面子的』这么一个角色形象。

同样,在春晚和宋丹丹合作的“白云黑土”系列小品中,『耍小聪明的小心眼的爱面子的』这一角色形象转移到了宋丹丹饰演的农村小妇的角色上。

所以说巅峰时期的几部作品的人物塑造基本上是相同的套路。补充一句,赵本山的编剧能力还是有限的,他的才华主要体现在演绎上,打这套套路的主要还是负责编剧的人员。

无可否认,每个人也包括每个观众与生俱来都有自我优越感,并且观众需要对这种优越感进行释放。经过漫长的演变,这种自我优越感的释放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幽默形态。

另外,这种幽默形态的演变是非常多元的。

在幽默圈子中,我们常见的还有丑化嘲讽歧视同性恋的幽默作品,丑化嘲讽歧视跨性别者的幽默作品,还有丑化嘲讽歧视性工作者的幽默作品。

如果说要问观众为什么看到这种拙劣的内容的时候会笑?其实很多人倒是觉得理所当然,在这些作品中,通过对个别角色形象的整蛊作弄和贬低,提高观众的自我优越感,观众看完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到很开心,从而达到幽默的目的。

根据科罗拉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Peter McGraw 的理论,只要将幽默作品的『过分度』和『有害性』控制好,再拙劣的表演还是能赢得观众的认可。即,在作品中嘲笑别人不要嘲笑得太过分了,再者就是多番讽刺之后并没有使在场的观众颜面受损,即便这个幽默作品的题材多么低劣,一般情况下依然会受到绝大部分观众的认可。

网络上的搞笑视频莫不是沿用了这些特性:

即便内容有点过分,『幸灾乐祸』类型的搞笑视频还是极大地受到网友们的认可。最常见的有飞车的时候失手摔跤画面,玩极限运动的时候失手摔跤画面,还有因突然意外导致身体受伤的画面等等视频在搞笑视频圈中极为常见。

另外还有一类视频,视频中的人物言论动作不得体,也能让人觉得幽默搞笑能在网上疯传。最常见的就是那些装疯卖傻的幽默表演。另外最近最热的一例就是某大妈直播吃灯泡。还有其他在视频中『憨厚的语言和行为』也能在潜意识中激起观众『与生俱来的需要得到满足的自我优越感』,也能达到幽默的效果。

整蛊类的搞笑视频中,被整蛊者的遭遇更是让人心寒。在英国,有4%的被调查者称自己曾受陌生人的极度过分的整蛊。

另外因为被整蛊作弄嘲讽映射的对象不是自己啊,如果是自己被整蛊了,当然是难以笑得出来。

总的来说,在幽默文化中,有一大类都是通过激发观众『潜意识中的与生俱来的需要得到满足的自我优越感』,从而让观众发笑。由于人们普遍对『滑稽』这一词没有达成定义上的准确共识。我们暂且把这幽默中的一大类称之为『滑稽』。另外的一大类,可以把它们划分到『狭义的幽默』中。

狭义的幽默


法国作家莫泊桑说过:“幽默是人类语言的最高智慧。”如果要在网上找一找关于幽默的名人名言,名人们对幽默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

很多名人会把幽默和人类的智慧性联系在一起。而这智慧性又是怎么体现的呢?很多学者会给出『冲突模型』来解释幽默,其实描述得很准确,但是觉得没有把机理解释清楚。无法达到认知的目的。

而另外一方则认为,幽默的机理来自于对『巧妙』和『创作创造』的体验。

当赵本山在小品中说了一大段押韵的台词后观众们能感受到幽默,这是观众对语言『巧妙』的欣喜;陈佩斯的作品就常常非常善用『巧妙』故事情节引人发笑达到幽默的目的,这也是观众对『巧妙』的欣喜。对任何『巧妙』的感知,都能让人欣喜,狭义上的幽默作品很多都利用了这一点。

同理,『创作创造』往往能起到揭示规律揭示规律性的作用,让人们发现一种巧妙,发现规律,自然而然感到欣喜。我们常说『幽默是人类一种高级和比较晚期形成的艺术形态』,狭义的幽默它就是这种种欣喜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来的。

美国的幽默文化喜欢讽刺总统,喜欢讽刺政治任务,喜欢模仿和讽刺名人,部分来说这种幽默来自对名人的鄙夷、来自自我优越感的满足,而还有一部分来自『模仿』这种艺术形式所带来的对规律的揭示,对共性的揭示,从而用一种对『巧妙』的欣喜来达到幽默的效果。

“所谓幽默,只是戳中了你知识和思维的盲点。”这句话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所谓幽默,只是戳中了你知识和思维的盲点

荤段子文化也是幽默文化中的一种,也可以按对幽默的认知方式来进行认知。荤段子文化的幽默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巧妙性』。常见的比如荤段子的比喻的巧妙和精巧。另外,有时候,面对荤段子发笑的原因也不一定是因为读罢听罢荤段子觉得开心和有意思,而且通过笑来化解尴尬的情绪而已。

幽默和开心的关系是如此复杂。上面所了解的只是能令人直接开心发笑的幽默,有些学者将幽默定义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幽默它不一定要能让人发笑开心。这些幽默主要以讽刺的形式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另外,像赵本山的春晚作品偶尔也有穿插对某些社会丑恶现象的讽刺,也会极具深度和广度的,但是往往缺乏讽刺所极需的严肃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上述对『让人发笑的幽默』的心理机制的认知,实属一家之言。

相关文章

  • 我们到底能不能认知『幽默』?

    幽默和『开心』的关系很密切。我们并没有将两者的界限划得太清楚,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那么做。 因为我们知道,一般来说,...

  • 话说认知

    认知在我们平时生活中非常常见,认知对我们的情感和行为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认知到底是什么?”、“认知到底来自...

  • 学习篇-“时间的算法”的应用,待深入思考

    “我们的决策到底能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呢?我们做的事到底能不能改变未来呢?” 这个疑惑背后,正是取决于我们对时间的不...

  • 163+小燕子+你有过认知地震吗?

    我们的认知能力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改变我们的认知?改变认知的前提是什么?非常开心,今天阅读了吴伯凡老师...

  • 说话能不能幽默风趣一点

    说话能不能幽默风趣一点可以,嗯 对!

  • 生姜到底能不能生发

    【养发小知识】生姜到底能不能防脱、生发? 生姜到底能不能生发? 生姜到底能不能生发? 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生姜可以治...

  • 认知是什么?

    我们先不说认知是什么,我们先说认知的反面是什么,这样才能分辨出到底什么是认知,才能找到真正的认知。 1.你觉得反面...

  • 幽默有技巧

    什么是幽默? 很多人都喜欢幽默、都想成为幽默的人,到底什么是幽默呢? 幽默一词,拉丁文为HUMOR,意为汁液,表示...

  • 我们到底能不能成熟?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童年的你 成年人的心+童年的性格 称为幼稚 童年的心+成年人的性格 称为成熟 不开心的时候 心...

  • 我们到底能不能做ERP

    晚上再次跟同事聊起GOS的定位问题,年初的时候,我确实有考虑过把GOS做成一个大而全的类ERP的系统,能够支持采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到底能不能认知『幽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rs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