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源自神代的故事,是由一位垂死的法师述说的。
我去拜访他的时候,他已经非常衰弱了,荒寺里的陈设非常简陋,他就在那里半死不活地躺着,禅房里日光寂寂,青草蔓延的石头带着露水的味道。
我见到他时,他在努力向我致意,丑陋的布满阴翳的老眼隐约有了闪光,我不得不怀着厌恶感走近他,他握住了我的手,恳求我坐下,他非常孤独,他向我断断续续地说出了那个故事。
他曾在陆奥国为死者祈求冥福,更需要一位法师存在的是那些濒死的人,陆奥国单纯的山民们见到法师的脸,感动不已,他们把那些年纪轻轻即遭受不幸的死者交给他,法师看着那些清秀的少年、少女的容颜,衰老的心境也变得幽深起来。
法师很悲伤,干这种事总是满怀悲伤的,每料理好一位逝者,法师都要去抚慰那些老人,关于悲伤与丧失的谈话往往进行到黄昏,只剩下法师一个人行走在通往荒野的道途上。
日暮时的坟墓闪着萤火的光芒,那些梦幻般的流丽光彩让墓碑变得清幽起来,法师在一块不知名的坟冢前停下歇脚,墓碑已是杂草丛生,荒凉得辨认不出主人的名字,这副可哀的景象却令坟墓更为诱人。
法师不由自主地对着墓碑诵经,诵经能让他的意识稍稍安定下来。
墓碑已成一块荒芜的乱石,伴着流萤的闪光,更显出阴森的样子,山风吹过时,墓碑隐约有些震动,法师心中骇然,却仍未停止诵经。
法师睁眼时,他恍然见到了一阵迷离的青烟,如鬼火般弥漫着,定神细看时却是一个形体隐幽的,周身空空荡荡,隐约有着少女样貌的精灵。
少女容颜秀美,最令法师失神的是那一双极度悲伤的眼眸。
"汝为何人?"法师怅然凝望着逝者,一时忘记了诵经。
"我留此已有百年,因生前执念深重,魂魄游离于此,长久不能转世为人。"少女的声音是幽微的,像是松虫的哭声。
"汝何所为?"法师质问道。
少女开始讲述,少女本生于大伴家持卿编撰那部歌集的时代,本是这荒野山村里的一个微末山民的女儿,少女却长了一副令人感伤的身子,黑发如水藻,眉毛如夏草,长大后的少女引来了更多男人的注目。
其间即有两位武士,同时恳求着少女委身于己,他们不惜在少女的闺房外决斗起来,两个伤痕累累的武士横卧在少女的屋前,少女感伤不已,更绝望的是恋爱时的不知所措,两个未死的武士一起向少女伸出了打倒同伴的带血的手。
少女畏缩了,她无法选择任何一个人,选择即意味着背叛,少女终日躲在屋子里饮泣,恋爱的绝望感在悄悄累积。
终于有一日午后,少女恍恍惚惚地独自一人来到河边,她看到了自己的形影,令那两位高贵的武士朝念暮想、疯狂残杀的梦幻的形影,少女感知到了自身的罪恶,少女再也没有出现在河岸上。
他们不知道她是何时去世的,他们来到了河边,武士双目充血,残酷的日光映亮了河水,他们没有找到她的尸身,他们在一起立了一座没有尸首的坟冢,武士忘记了悲伤,武士坐在墓碑下叹息,这场叹息足够将坟墓燃烧。
他们在日落时分自杀,手中染上了各自的鲜血,武士的尸身横卧在墓碑之下,壮丽的夕阳把尸身映照得更加荒凉。
少女平静地叙述完,形体变得更加不确定起来,少女的墓碑在战栗,少女抬起可怜的眸子注视着法师。
"汝既已为幽灵,何不往生?"
"求法师指明往生道途。"少女发出了一阵叹息,支离破碎的身子在萤火中颤抖。
"汝执念深重,若不早日转世为人,他日必为怨灵,唯有佛法,可助汝超脱此世之苦。"
法师大声诵经,少女的形容变得愈发可怖,形似一头狰狞的魔怪在与佛法抗争,法师上前,朝着少女的坟冢行拜礼,同时不断念诵佛法,待周遭尽皆平静下来时,法师的眼前只剩下了一块光秃秃的墓碑。
他讲完了他的故事,他的眼中含着哀伤,那少女此刻仿佛就在他的眼前,法师轻轻地叹息一声,握住我的手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我慌乱地去看他的脸,他已经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