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日更计划散文
“为将之五德”之严

“为将之五德”之严

作者: 德万托阿 | 来源:发表于2018-12-30 19:43 被阅读9次

181230日更第29天:

没想到这个“将之五德”系列居然写了这么久。眼看今年快过完了,必须把这个系列结在今年。

最后说一下“严”。其实严字没太多可说的了。

中国文化讲究阴阳调和,比如用中药讲究君臣佐使,为将之道自然是刚柔相济,智勇兼备,仁严俱全才好。

我前面说过,在“将之五德”中,智与勇相对应,仁与严相对应。在智和仁之下,勇和严也是要的。

所谓“慈不掌兵”。统兵打仗,如果不严明军纪,始终是乌合之众。我们都听说过“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难在战力,也难在“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纪。

我们还听说过战上海之后,居民清晨开门,见街上躺满了士兵,秋毫无扰,于是感慨:常凯申先生回不来了。

军纪严明于打胜仗时重要,在于得民心,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于败仗时更重要,在于不失军心,以免一败则做鸟兽散。

往往胜仗好打,败仗不好打,顺风顺水时还能团结一致向前看,打了败仗就要“分行李”各奔东西了。

好作品都有好细节。燕垒生“烈火之城”中一个细节极好:南征军中有一猛将柴胜相,号称“杀生王”,冲锋凌厉无比,但军纪极坏,纵容部下杀掠。蛇人破高鹫城时,他的部队先顶不住了,一下子溃散。

这只是严的最基本概念。严之于带兵,不仅在于驭下严,更在于对己严。

马 列主义对人很容易,可以把别人管得死死的。但有些领军者,自由主义对己,要别人做的,自己不做;要别人不做的,自己随便做。

这种人,大权在握时,部属自然不敢说什么,但在势困途穷时,不会有人跟他一条心。

只有对自己要求比对下属要求还严格的统帅,才能打得胜仗,也打得败仗。

小说戏文里多有统帅御众严、御己也严的例子。

最近“三国演义”说得多。为啥呢?因为这部书比较熟,也因为一部“三国”就是一部管理学教材。

曹孟德下令毁青苗者斩首,自己座马被惊了,马踏青苗,也不得不做个姿态,割发代首。

至于辕门斩子的故事,更是好多戏文里都有。

难道曹操真要自杀,杨六郎真要杀杨宗保吗?当然不是,军中众人也当然知道不是。但作为一军主帅,做出个严于律己的高姿态,也很不容易了。领导做了姿态,也就等于把事做了。

说来说去,其实一把手很好当,大家期待也没那么高,自己尽量做,做不到有个姿态,大家心里也明白就是了。怕就怕,连姿态也不肯做,要求下属们温良恭俭让,自己吃喝嫖赌抽。

那大家也不傻,这样带兵能带好才怪呢。

(微信公号:孔见)

相关文章

  • “为将之五德”之严

    181230日更第29天: 没想到这个“将之五德”系列居然写了这么久。眼看今年快过完了,必须把这个系列结在今年。 ...

  • “为将之五德”之信

    181214 日更第13天 在“将之五德”中,“信”排在第二位,还要排在“仁”之前。若不是因为“智”太过重要,“信...

  • “为将之五德”之勇

    181224 日更第23天 终于说到勇了。这本来是当武将的第一要素。连袁崇焕这样的文人统帅在绝命诗中都说:死后不愁...

  • “为将之五德”之仁

    181218 日更第17天 孔子说仁,孟子说义。仁是儒家的核心,在“五常”仁义礼智信中排在第一。 “将之五德”与“...

  • “为将之五德”之智

    181213 日更第12天 “将之五德”智信仁勇严,这个顺序不是随便排的,其重要性依次降低。 “智”排在最前面,当...

  • 为将之五德

    181211日更第10天 今天说说“将之五德”这个话题。将之五德:智、信、仁、勇、严。 燕垒生在“天行健”中,将楚...

  • “为将之五德”之赘语

    190103 日更第33天: 本来,“将之五德”去年已经写完了,但想想还有话说。 这个最初只想写一篇的,结果写到六...

  • 将有五德:三国历史上有谁真正做到了智、信、仁、勇、严?

    《孙子兵法》提出了一个关于为将之道的概念,那就是“将有五德:智、信、仁、勇、严”。古今中外的不少军事家都对这一理论...

  • 《孙子兵法》为将之五德

    将者,智、信、仁、勇、严。智:孙子要求将领要“知己知彼”“知天知地”“五条知胜”“知形知势”“知迂直之计”“知九变...

  • 众星拱月

    文|蓝熵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句论语里的为政,南怀谨老先生将之理解为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将之五德”之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sp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