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二·二七】
古人官贵行舡多伐鼓,少陵诗曰:“打鼓发舡谁氏郎?”白香山诗曰:“两岸红灯数声鼓,使君楼艓下巴东。”皆伐鼓之证也。今人开船鸣钲,未知起于何时。
舡,音chuán,意思是“船”。在古籍中多见,《太平御览》卷七七○引晋·周处《风土记》:“晨凫,即青桐大舡名,诸葛恪所造鸭头舡也。”
伐鼓,音fá gǔ。指击鼓,古时作战以击鼓为进攻的信号。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少陵,即杜甫。
打鼓发舡谁氏郎?出自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二》。原文:“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按:袁枚将原诗“打鼓发船何郡郎”句误记为“打鼓发舡谁氏郎?”
白香山,即白居易。
两岸红灯数声鼓,使君楼艓下巴东。出自唐·白居易《入峡次巴东》。原文:“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按:袁枚《随园诗话》将“艛艓”错刊为“楼艓”。艛艓,音lóu dié。一种小船。唐·韩偓《阻风》诗:“肥鳜香秔小艛艓,断肠滋味阻风时。”
使君,音shǐ jūn。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钲,音zhēng。一种中国古乐器,铜制,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说文》:“钲,铙也,似铃,柄上下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