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脑子常处在混乱的状态,当我想写什么的时候,很容易会理不清思绪。而当我把思绪理清楚时,却发现有很多东西,就连自己也没有弄清楚,于是便觉得这样的文章根本没有深度,不会有什么人看。
当我聚精会神看书的时候,我的脑袋是最混乱的。我会开始联想,从一个字,爆发出整个宇宙来。最近这几天,我一直在看关于“文明史”的书,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越看越觉得要打开“文明”的宇宙,我就必须是个通才。
正因为对历史有所了解,因此我迫不及待地需要了解地理,特别有必要对世界地图册了如指掌。另外,还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了解整个地球的地质形成,资源分布等等。这也就意味着我需要掌握深厚的“地理学”知识,这相当可怕。因为,我对地理知之甚少,而现在却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研究世界地图册。这也是迫于无奈,如果我不了解世界地理,那么我在历史这块的学习将会显得非常吃力。因此,在闲暇之余,我拿起了世界地图册,而我知道,这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早在大学时代,金融学老师就已经强调:金融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想学好,就必须在历史学、地理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方面有所建树。几年之后,我开始觉得,不管学习哪个学科,都是如此。一个人只有掌握的学识越多,才能够融会贯通。然而,这同样是个艰难的过程,不知道时间是否允许。
更为严重的是:我现在却只有一个人。这样的时候,我往往是孤独的。
在很多人看来,我不是一个会坚持的人。表面上看来,确实如此。我会同时看好几本书,这本看看,那本看看。比如当我看完《奇才》这本时,我同时看了《思考、快与慢》、《自控力》、《特斯拉传》、《达芬奇传》这几本书,另外我还浏览了一下《居里夫人传》。因为,我觉得就单单从《奇才》这本书出发,就有必要对特斯拉、爱因斯坦、达芬奇、居里夫人等人有所了解,另外我还有必要对十九世纪的“科技大爆发”有所研究。而要研究“十九世纪科技大爆发”,我就必须要研究源头,对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史有所了解。如此一来,要打开这个宇宙,又需要耗费很长一段时间。
根据我自身的状况,可能情况会变得很糟糕。比如:我最近还想对教育学有所了解。因为有三个严重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二是学校应该如何教授知识,三是孩子应该如何高效学习。这三个问题,同样是一个“大宇宙”,真是糟糕透了。
我多少有些懊恼,过往的二十多年,我都干什么去了?仿佛都浪费了,肆无忌惮地挥霍在了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面,以至于如今一无所有,也一无所成。这让我感到焦虑,也让我觉得失落。而现在,却有那么多问题摆在我的面前,让我觉得不知所措,显得手忙脚乱。
值得庆幸的是:我似乎拾回了那张遗落的世界地图。你可能会感到惊讶,以往我会说“世界什么样,跟我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可现在我却试图了解这个世界。好消息是:我已基本熟悉了世界地图上的河流山川,只是经纬度这些还不能精准记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