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将至,不断想起故乡。
我小时候住在农村一座土木结构的祖屋里,房子背面有一条小路可以去到村子外面的店铺,那时我就常从这条小路上经过,去小店打酱油。
这条小路,有一段上坡的路较难走,因为被房子挡住了阳光,所以长年湿滑。这就为一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便利,于是道路两旁的石块被绿色的苔包围,只露着斑驳的棱角。绿色的苔就像绿色的毛衣,看起来柔软和温暖。
那时我七八岁的样子,班级要做一场班会活动,我作为中队长,是活动的灵魂人物。老师要求我穿白衬衫黑裤子和白布鞋,我没有这样的服装,我也不敢开这样的口,不忍增加姨奶奶的烦恼。当我穿着秋天的内衣和毛裤加一双花鞋子出现在老师面前的时候,语文老师邹起了眉头说了句:"怎么这样穿就来了?"数学老师,一位慈祥的女性把我拉到她的宿舍,给我擦了脸,梳了头发,告诉我:"好孩子,衣服没关系,咱们精神好最重要。你要好好表现!"那天的中队活动,我穿着秋衣来回跑动,喊口令气盖山河,指挥歌唱有板有眼,演小品活灵活现,活动很顺利。我成了小明星,还成了那个小学的学霸。
那天,我在一家外卖店里,我看到视频里一个老师带着孩子为大家唱歌,唱的是袁牧的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我走到门口,掩住我的脸,很久很久。我想念我的老师,她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不知道是否还记得30多年前她的善意点燃了一个孩子心中的梦想?
时光走到今天,我也常常在生活中感到害怕。害怕赚钱不够,害怕年华老去,害怕才华不足,害怕父母老病,害怕孤单寂寞。最"可恨"的是在我这个年龄,我还拥有梦想,有时亦在妥协和不屈中自顾自地感动…想来都不如我小时候屋后的那丛丛苔藓…
青春恰自来,开就是了…
也学牡丹开,绽就是了…
如果你注意看,那些潮湿的不起眼的地方,溪流边,屋檐下,台阶上,秋池前,岩石后,都有苔的绿色覆盖。好像苔知道它们的心事,用绿色为它们善意地遮盖,用柔软为它们温暖地拥抱。
4.2亿年前的地球,岩石凸起,四处荒凉,没有生命。是这些不起眼的苔,覆盖了地球,呼出了氧气,唤醒了绿色植物。是它们创造了奇迹,然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昨天夜里,我写了一首诗,送给你:
如果可以,我想送你一捧苔,
种在你心里潮湿的地方。
吸收你的悲伤,
蔓延成无数的勇气。
如果可以,我想送你一捧苔,
撒在你心里阴暗的角落。
拥抱你的忧愁,
幻化成无限的光明。
愿你永远明媚,
愿你永远无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