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故乡来

作者: 贾一不二 | 来源:发表于2018-08-16 08:17 被阅读12次

    温馨提示

    全文1500字,阅读3分钟。

    1

    2016年,曾到访过乌镇,一派江南水乡里,讨论最热烈的,是马云和全球互联网高峰论坛。游客路过茅盾的故居,多行色匆匆,少有停留。故居不大,十分钟不到,就转了一个圈。这位教科书里《白杨礼赞》的作者,1896年出生,1981年病逝。一摞摞手稿安静的陈放在陈列室,隔着玻璃,打量着那些俯瞰它的游人。

    早在茅盾出生前15年,1881年,也是在浙江,绍兴,鲁迅出生,他的文章,历经时代的沉淀,关乎情感的部分越发光亮。《伤逝》里的涓生和子娟,逆流而上追求自由的爱情,终究失去了爱的依附,只剩悲怆离去的背影。社戏里的小木舟,百草园,三味书屋,覆盆子,山海经,孔乙己,少年闰土,随着书屋的没落,故人的老去,回忆如深秋的野草,早已结上了一层厚厚的霜。

    1936年10月,鲁迅病逝。一代巨匠陨落。十年后的1946年,同为浙江老乡的余秋雨出生于宁波,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在历史与文化中行走,在保护与传承中拷问,千年一叹、文化苦旅,成为学生时代炙手可热的读本。看完董卿主持的朗读者第二季,我从书架顶端仔细找寻,抽出了那本《文化苦旅》。早在20年前,1997年,刚刚进入师范,和同学们一起买了这本盗版书。牌坊、道士塔、莫高窟,熟悉的篇目里,一座牌坊,一片瓦砾,甚至是一座废墟,在他的笔下,静止的物体有了生命,慢慢流动起来,找寻它的源头。2018年,行走全球探访文明源头的青年余秋雨,在岁月的打磨下,满头白发,跨过了72岁人生的门槛。

    2

    他们的文字,影响了整整几代人。许多作品,早已遗忘,唯独那些描写普通的事,生活的人,记得格外清楚。正如提到父亲,自然想到朱自清的背影,站台上,父亲穿着厚厚的棉袄,略显肥胖的身体,蹒跚的脚步,翻过栅栏,去买橘子。我很好奇,荷塘月色,披着衣服,仰望星空的他,会想起故乡的父亲么。

    说到故乡,总会想起80年代初老家的第一代土房,土砖砌墙,青瓦盖顶,泥土地板凹凸不平,吃饭的桌子总要反复腾挪,床脚总要垫着红砖防潮,一台17寸金星牌黑白电视是最高端的电子产品。

    那时的我们,却有简单的快乐:隔壁二爷家,三儿一女,上学很威风,没人敢欺负;三五个人聚在一起,打纸角(许市话读“各”),争得面红耳赤;玩饭个兜儿,破碗,树叶和棍子,家门口的桉树下;故意赶早点火把上学,算盘放地上一路拖到学校;天黑了,满村子的母亲喊回家吃饭~~~~

    师范毕业后,有过一段在广东中山工作的经历。每隔一段时间,总会网上搜索岳阳3D地图,一遍遍仔细找那个叫贾家西边屋场的地方。每年的腊月,一定回家过年。先坐2个小时大巴到广州,再坐火车回岳阳,绿皮硬座,晚上9点到第二天下午1点,整整16个小时。奔向出站口,喧闹的拉客声朝我涌来,熟悉的乡音刺激我的胸膛。一年的疲惫散去,我又活过来了。

    今年的端午节,回了一趟老家,特意跑到原来出生的房屋去看看,修蒙华铁路征收,已经推平,立起水泥墩,架起了高架桥。记忆中的故乡早已远去,现实中的故乡物是人非。中午和父亲喝酒时,聊起了村里这些年的变化,聊到了去世4年多的奶奶。1923年出生的她,历经了朝代更替,风雨变幻,最终归于平淡,活成了一位普普通通、与世无争的老人。

    故乡,一直以自己的节奏,缓慢而固执的前行。只是,太过于赶路的我,似乎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回到城里,睡前陪女儿读阿狸的书。她停下来,指着一行字,轻轻的读:我们一生,会遇到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和275人亲近,但最终,都会消失在人海。

    不到11岁的她,看着我,满脸忧伤。

    有一天,她会明白,不用担心人海茫茫。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是从故乡走来。

    3

    那天,我走出茅盾故居,回望立在中庭的茅盾像。恍惚间,听到一百年前的乌篷船,吱吱呀呀摇啊摇,摇出了乌镇,摇到了社戏的看台,摇到了外婆的桥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晨露栀子:外婆不在,童年里的故乡好像也不在了。
      • 湘梅子:岳阳哪里呢?蒙华铁路又是哪到哪?

      本文标题:我从故乡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fn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