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读过易老师的畅销作品,很惭愧,补上一课先。
关于男、女的话题比较老生常谈,吸引人的是易老师的叙述风格。他用最通俗易懂、最接地气的语言讲述由古至今的男和女,尤其是古代男女关系。讲的有意思,就是他最鲜明的风格——不是每位学者都能做到,或者说,大多数学者做不到。所以文人实是不必相轻,存在即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易老师的课在武大、厦大一课难求。
书中道尽古今男女之间的各种关系,把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一一论了一遍。也许如痴如缠的爱情故事也许更加刺激人的感官,但是,我还是对其中的婚姻关系感触最深,这才是男人与女人最重要、最正式的关系。
看似社会结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婚姻关系的内核没变,从古至今都是结两姓之好。
婚姻关系,从来都不止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关系。在古代,那是一个族群和另一个族群之间的社会关系,甚至当事人可以不必操心,不必过问,不必参与,只须完全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好,让两个家庭去安排、去操心吧。
到了现代,家庭越来越小,人情越来越淡,似乎结婚成了两个人的事儿。然而婆媳关系、凤凰男故事以及所有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一次又一次地上热搜、上黄金档的节目,无不是在告诉我们,婚姻的确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就如有人总结的鸡汤文:人的三次结婚——第一次结婚是与对方结婚,第二次结婚是与对方的习惯结婚,第三次结婚是与对方的七大姑八大姨等社会关系结婚……
总之,不是两个家族之间发生了物理或化学反应,都没有达到婚姻的最高层次。好的婚姻最终都是爱情变亲情,两个大家子的结合和融洽。
古代婚姻与爱情无关,那爱情在哪里?
不鼓励爱情的古代,却似乎不乏爱情故事,也逐渐形成了久久流传的文化作品。举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不鼓励早恋的中学,并不能减少班级里一对对儿的状态。家长和老师的双重压力,甚至催化了少男少女对朦胧情爱的渴望,在不被理解的大环境下,能拉住一双可以同进退的手那是多么地重要,绝对可以义无反顾。
在自由恋爱的现代,大家却不太相信爱情了,离婚率一路走高,甚至是,越来越多人开始不婚,据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尝试无性的生活……就像以前过年的饺子怎么那么香呢?!现在天天可以吃饺子竟没啥感觉了……还是喝粥更舒服!
受着几千年风俗文化的影响,对待离婚的态度也从来是劝和不劝离。
在古代,婚姻对于女性是生死存亡的事儿,无关乎爱情无关乎精神追求,关乎的是活着还是流离失所,锦衣玉食还是吃糠咽菜,有啥不太如意的也必须凑合。
在现代,大家族观念没那么重了,但是讲究脸面还是要的,人活一口气。离婚这事儿,连带父母兄弟儿女都跟着脸上无光,所以也肯定要劝一句差不多就行了。
女性,从来都是婚姻中弱势的一方。
在古代,相敬如宾,男主外女主内地分工协作就是最好的夫妻搭档——女人就不能奢求太多。用现代的话来说,古代的夫妻就像一家公司的上下级,最好各司其职,如果发生啥真情实感和小暧昧,岂不是以权谋私,再无法公正地对待身边的大事小情。作为公司董事长,男人们大权在握,自然可以有更多特权,在婚姻中无法得到的情感慰藉,可以从妾、婢、妓上获得。而女性,在男权社会能够活着已经实属不易,追求爱情就太过奢侈。毕竟,真正的男女之爱,来自于两个平等的人格。
现代的婚姻,虽大大不同于古代社会,男女不平等现象也时而有之,索要彩礼等卖女操作也广泛地存在于广大农村地区,对全职女性的偏见仍然很大,社会舆论明显对女性更不友好,男女平等仍然还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好在,女性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女性有了能够养活自己的能力和社会大环境,不需要再为了活着而委曲求全寄至男人篱下,因爱而婚的例子比比皆是,现代的婚姻似乎更能让人看到希望。
关键是现在的我们有了更多选择。我们再不必一定要被强行进入婚姻,无视感情;也不必被捆绑在婚姻之中凑合,苟延残喘;更不必以婚姻换取生存,毫无尊严。没有婚姻,女子也能活得好。社会更加的自由、平等、包容,这就是这个社会与从前最大的不同、最大的进步。作为女子,知足吧。
(网络图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