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之所以有很多人讨论坏情绪,是因为它会支配我们的生活。
比如,当一个人焦虑时,即使是在周末放松时也会心事重重;当人愤怒时会把人际关系搞僵;当人内疚时会放弃现在的生活,远走他乡;有些人担心自己生病,又害怕就医,就找借口不去医院;还有人通过酗酒来麻痹愤怒和恐惧。
1.情绪的演变
虽然负面情绪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对我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
它会促使我们做许多对成长没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逃避这些负面情绪的困扰,有时我们试图忽略不愉快的情绪,而不是解决这些情绪引发的行为。
所以,渐渐的,我们会越来越多地做出一些自我挫败的事情来。
这可能发生在我们以牺牲更长利益为代价来追求短期回报的时候,比如,透支、纵欲、沉溺于一段明知不会有好结局的感情、或者沉溺于一些对我们的成长没有益处的事。
2.原因
大多数人认为,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使自己产生了相应的感受,因此,我们会将愤怒、焦虑、沮丧或抑郁的原因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但事实上,事情和人本身并不会让我们感觉好或坏,这些因素只是起到了刺激作用。是我们对它的认知,决定了自身的感受。
为了说明这一点,有个ABC模型:
A代表了触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即触发我们反应的情况;
B代表了信念(belief),即我们对该情况的认知;
C代表了后果(consequence),即情绪(身体感觉)和行为。
我们倾向于把C归咎于A,事实上,B才是我们产生某些感觉的原因。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约会快迟到了,你感到很焦虑。
A:触发事件——约会要迟到了;
C:后果——身上感到紧张、焦虑、不安,开始飙车。
你感到紧张、焦虑,并开始飙车(C),并不是要迟到了(A),而且因为你对守时和迟到后果的信念。
这些信念可能包括“我一定要守时”“迟到的人不会讨人喜欢”“我应该获得他人的认可”“迟到的后果可能很可怕”。
这是我们情绪产生的全过程。也就是说,负面情绪产生的关键因素是两个字:认知,或者说是你对事物的看法。
3.改善
如果你了解了这一点之后,你可以把它用在生活中各种情绪发生的时候。
比如,为什么你打游戏之后会觉得空虚?并不仅仅是因为你把时间用于打游戏了,而是你觉得打游戏是不对的。如果你是一个致力于成为职业游戏选手的人,那么你就不会有这样的空虚感。
所以,想要改善这种负面情绪,你就得借助一个工具:反驳。
我们一旦找到了引发糟糕情绪的认知,下一步就是反驳。
在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按过去的经验,即使快迟到了,我通常还是会努力准时到达,或者只是稍微晚点。我是个守时的人,而且通常情况下都能准时到达。就算这次我迟到了,也不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
瓜驳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关键组成部分。
学着改变僵化、不懂变通的认知,可以帮我们避免或消解会引发无谓痛苦的情绪。
再比如,你就告诉自己,周末偶尔打游戏是一件好事,只要不沉溺于游戏就可以了。你会发现即便你偶尔打游戏了,也不会有任何负面情绪出现。
总结一下,胡思乱想的核心是:我们被太多认知限制住了。我们从小被告知不允许干这个,不允许做那个,但其实很多事情只要你没有伤害到别人,你都可以去做。你对自己限制的越多,你的负面情绪就越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