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一种失衡状态
健康是平衡。平衡包括心和身的平衡。衡量健康的尺度是调衡的能力。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疾病就是失衡。失衡的隐性状态叫“未病”;失衡的显性状态叫“已病”。由健康发展到疾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未病”由萌芽到凸现的经过。病理变化的信息量必须经过一个“蓄积”过程,当病变信息量较少时,人体一般从外观上难以看出明显的变化,随着信息量逐渐增多,可以表现出轻微的症状,虽有不适,但对人影响不大,直至病变严重才引起明显的全身或局部的典型症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发病”。
未病不是完全无病
“未病”是不具有诊断某种疾病的特征性症状的前病状态。“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亦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在疾病未生之时进行保健治疗,此实开中医预防思想之先河。未病特征性症状主要是指患者的主观感受,在医患交流过程中患者给与医生的关键信息,如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胸闷胸痛,肺结核患者的午后潮热、咯血等等。“有诸内,必形于外”,虽然未出现明显症状,但总会在神志得失、面色荣枯、形体胖瘦、舌质老嫩、舌苔厚薄、脉象虚实等方面露出端倪。只要细心观察,充分发挥传统中医望神、察色、观体质、辨舌、按脉的优势,四诊合参,常可见微知著,明其客观证候所在。未病虽然没有诊断某一疾病的特征性症状,但是具有一般症状,如乏力、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失眠等等诸多自我感觉方面的不适,现代医学可以检测到异常结果,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可以找到指导治疗和养生的证候。
糖尿病的未病阶段即糖尿病前期,主要指糖尿病耐量低减,而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群及早治疗往往能够恢复正常。我们经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六郁”和“络滞”是糖尿病前期的核心病机。郁而化热是发展为糖尿病的必要条件,无论肝郁、肠郁、胃郁,首要疏郁,釜底抽薪,热自无源可生;同时客观的实验结果证明糖尿病属于络病的范畴,糖尿病前期存在络气郁滞,处于“病络”阶段,即微血管功能障碍,首要辛香疏络,防止“病络”进入“络病”。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重大疾病。糖尿病一旦发病,至今尚无根治的办法。纵观糖尿病发展过程,正是由“未病”至“已病”的具体体现。糖耐量低减(IGT)是糖尿病前期的主体,也就是处于“未病”状态。我国IGT的患病率高达4.72%,大城市达10%以上。几乎所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要经过IGT阶段,IGT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100倍。更为重要的是IGT能够被逆转,因此,防治IGT是阻断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的最后关口。
糖尿病前期患者往往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在体检过程中发现血糖升高,有些患者还可能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超重或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的综合表现。患者虽无所苦,但由于现代医学先进的检测手段及早发出预警信号,以及中医证候的客观体现,处于“未病”状态的这一类人群则能避免发展为“已病”。2型糖尿病中约80%的患者肥胖或超重,并且以微血管病变为特征性病变,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根源。肥胖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机是“六郁”和“络滞”。六郁即气、血、痰、湿、食、热郁。以食郁为先导的六郁理论,核心思想是枢机不利,大气不转。郁包括肝郁、胃郁,热包括肝热、肺热、胃热、肠热。疏郁首选经方大柴胡汤。柴胡疏肝郁,柴胡、黄芩、白芍清肝热、肺热,枳实、半夏、生姜、大黄疏胃郁、清肠热。络滞主要表现为络气郁滞,首要辛香疏络。降香、檀香等辛香走窜之品在糖尿病早期阶段应用具有可靠的疗效。临证时要着重观察病情演变,不同时期病机往往不同,不可拘泥一方一药,力求证治效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早期截流防变,在疾病初始阶段将其逆转。
“未病”是中医学概念,现代医学提出“亚健康”的新理论,其实未病涵盖亚健康在其范围之内,未病包括非特异性的现代实验室检查阳性的人群,而亚健康尚未发展到此阶段,实验室检查往往呈阴性。追根溯源,“亚健康”这一观点最早是由前苏联学者Berkm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他当时将之称为“第三状态”,他在严密的科研设计方案指导下,经过严格统计后发现,在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之间,有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状态即“第三状态”,这一状态实际上也是心身疾病的病前状态。我国学者王育学首先使用了“亚健康”(Subhealth)这一概念,将其界定为介于健康和不健康的中间状态,也即经系统检查后未发现有疾病,而“病人”自己确实感觉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的状态,这种状态就称其为“亚健康”。
“治未病”与现代医学的“预防”观念有相通性 预防应该是主动顺应自然的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未病的情况下积极防御,避免发展到已病状态,这一阶段至关重要,关乎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素问•八正神明论》云:“上工救其萌芽”,于疾病未发生之时进行治疗,实为一种预防思想。孙思邈反复告诫人们:“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如同有效的预测、防范措施是人类应对海啸、飓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最佳手段一样,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还没有发生之前,采取必要的手段来避免严重的后果发生无疑也是医学发展的一种最高境界。
“治未病”势必将引导现有医疗模式的改进 医院在过去乃至现在仍然以“治已病”为主要任务,面对人口如此众多的泱泱大国,医疗卫生资源显得捉襟见肘而又分配不均,与其在“已病”时四处奔走、求医问药,不如在“未病”时就将苗头消灭。中医辨证施治侧重于宏观调控,对微观的揭示不及现代医学那么精确,诊断未病的依据往往显得较为笼统,因而影响了治未病的普及运用。所以,要想有力促进“治未病”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将中西医理论加以有机融合,互相促进,互为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