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了老二后,又拿起了之前不感兴趣的育儿书,宁远的《爱与平常》。看的时候,不时被书中的精彩内容所吸引,恨不得处处点赞。等看完了,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绞尽脑汁凑出这篇文章!
普通妈妈,用小文章发盆友圈拍抖音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作家妈妈宁远同样如此。宁远有三个子女,书中记述了养育三个子女的琐碎日常及感悟。
她经历了艰难的顺产,痛苦的顺转剖,她对带三个孩子半天出不了门烦躁不已,她对色彩鲜艳的早教迷茫,她对生活在童话中的丹麦孩子新鲜又好奇,她也放开手放宽心让孩子自由成长。
此生只有羡慕的丹麦教育
“我们很注意保护学生的self-driven(自我学习驱动力),等孩子对表达有需求的时候才教他们读和写,而不是野蛮地把知识灌进他们的大脑里。”
“相对于成绩,Ann说老师们似乎更关注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他们是否快乐、自信、有安全感。”
“丹麦的孩子都有一颗完整平和的心灵,因为他们的童年是真正童话与歌的岁月。大人与孩子的界限在丹麦特别模糊,他们的成人世界里保留着孩童般的天真,像守护梦想一样守护童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8777564/8d8f24d87512a0a7.jpg)
妈妈能给孩子什么?爱与平常
前段时间看了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给高考生大学生强烈推荐此书),书中各种家庭带给孩子的都不一样,看完后,我很疑惑,我能给我的孩子什么呢?
宁远的观点稍稍减轻了我的焦虑与疑惑。
“很多时候,我用一个妈妈的天性去面对孩子,我能给孩子的只有两样东西:爱与平常。寻常里,作为父母是怎样过日子的,每天吃什么,家里是怎么装修的,怎么面对友情、关系等。其他东西需要孩子自己去找。”
“妈妈就是用母亲的天性来面对我,爸爸也是用父亲的天性的天性来面对我,并且他们有自己的事情,他们有自己的世界,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做他们自己,而没有去做我的爸爸妈妈,也没有要求我做怎样的人,这反倒给了我一个独立的自由成长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