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在简书第一篇文章开始到现在己经九个月了。一路见证自己内心变化的同时,也用经历见证了简书的改革、创新之路。尽管新模式出现时,会有个头皮发麻的小小适应过程。
但不管怎样,时代在高速发展,想着不断地折腾总好过墨守成规。在这点上,我这个小老百姓和简书这个大平台倒是不谋而合。
我喜欢折腾,哪怕是折腾时常变成折磨,我也在所不惜。
曾几何时,年少轻狂的我,总喜欢用“人定胜天,事在人为”等鸡血般的文字来鼓励折腾后伤痕累累的自己。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发现无论做什么,多少还是会依赖一丁点巧劲或天赋的,比如:写作这件事。
在简书的九个月,除了在和各位大神,高手的对比之下,看清了自己这辈子,包括写作在内的很多方面都资质平平之外,还发现在生存以外的事情上,我也能投入这么多的时间与热情。
想想自己爱写作吗?跟购物,吃喝玩乐相比,显然是不爱的。但是,写作让我很痛苦吗?跟自己遇到的真正痛苦的事情相比,好像也不是。
对我来说,写作不刻意,随性自由一点的感觉才是我真正想要追求的。
02
简书有许多的友友们,在日更。这对我来说,是一件真正要献上膝盖的事情。实在太让人佩服了。
这周以来,就是为了体验我佩服的人的感觉,我也开启了日更模式,总结一下就是:非常紧张,非常高压。因此也更挂实了我对他们的佩服。
诸如大文豪老舍先生纠结的一样,在写作不能养活自己的阶段,撰文写作和自己的本职工作相互切换时,所带来的感觉才是一种真正的折磨。
本职工作为教师的老舍先生说,写作是感性的,需要感情;而教书育人是理性的,需要冷静思考。这两种不同思维方式之间的切换,会变成某种程度上的障碍,最终需要看你如何淡定地跨越。
我虽没有像老舍先生那样写岀许多优秀的作品,但却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我工作在一家外资企业,毎天要么和钱,要么和数据打交道,除了偶尔和人打交道需要一些情感之外,太多时候是需要我理性思维,冷静思考。否则,工作弄砸了,丢了碗,就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判定日更对我来说,基本上不可能的另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是我在日更的这几天,基本上是没有时间阅读的,即没有时间为自己输入新的知识。
因此,权衡利弊的我还是要偏重于能让自己过上更好物质生活的事情。必竟,过上从容淡定的生活就是我余生所求的最大目标。
当然,我也没打算放弃写作这件让我日渐感兴趣的事情。
03
在简书的九个月,我没有赚到任何钱。相比输出十几万文字的成就感,心态从功利变得淡定的我,更让自己喜欢。原来,只要努力过,那么,每一步都是算数的。
记得刚开始时,每个阅读量,每个点赞量,每个粉丝的到来都能牵动我的神经。有所期昐,对我来说,算不上坏事情。但是,除了感动、雀跃之外,做为一个写手,是不是更应该多花心思打磨自己的作品,在自己的作品上雀跃不已更符合逻辑。
写作和做许多事情一样,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元素。然而,支撑这两种宝贵元素永存自己心中的力量却是平和、淡定与从容的心态,静下心来,关注自己内心某一个微秒情绪的转换变得相当重要。
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把关注从阅读量,点赞数等事情上移了开去,我再也不想急怱怱地写完了一篇文章之后,就到处求阅读,到处求点赞了。
因为,一部作品首先要自己满意,如果连自己都总是不满意,又何必去浪费时间和精力呢?
在简书九个月了,如果不出意外,还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努力在写作和本职工作中,寻找平衡。用自己一腔热情与兴趣,毫不客气地锤炼自己,因为,有了更好的自己,才可能创作出好的文章精品。
嗯,努力吧,下一个九个月,只要努力,我们就会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