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利用下班的时间,前往出租屋打扫卫生。房屋虽然整洁,但许是很久无人居住,地面积了厚厚一层灰。往屋子里走去,发现桌子、家具上均是如此。我随后找来清洁用具,从上到下,一一打扫。
等有了自己的居所,老公就可以回来,孩子也可以接出来,我心里想着,于是打扫得一丝不苟,像是在绘就一幅宏伟的蓝图。
孩子去一个陌生的出租屋,这对她来说将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她能习惯吗?为了避免孩子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情况发生,第二天下班后,我前往孩子幼儿园接她,等她放学后便一起去出租屋继续打扫卫生。
也是因为带着孩子,这次看出租屋又有了新的视觉。这是一个开阔的套二,南北朝向,非常通透,室内有宜家家居,简约而清新。次卧有一张高低床,孩子特别喜欢。她一进屋就开心地在高低床上爬上爬下,欢快极了。这间简单的屋子,在孩子眼里,如游乐场一般。
我看着她开心的样子,回想这五年来我竟少有与她独处的时光,心里着实觉得满是愧疚。从家里搬出来住的决心也更加坚定了。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孩子跟着妈妈,不好吗?我摸摸她的额头,说,“这是我们的新家,我们在这里住,你愿意吗?”
“好啊,好啊”孩子兴奋地说。
我感到很庆幸。五岁,这是一个纯真烂漫的年龄,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度极高。很显然,她欢呼雀跃的样子已经表示,她认可了这个新家。这个所谓的新家,除了最基础的生存物品,就没有其他备置的呀。选择在这里住,条件注定没有原先的家里好。让她跟着我们出来住,就意味着跟着我们受苦,但精神上,我一定会让她更富足。可是,小孩子哪里懂什么是苦,什么是富足,她们是那样开心,似乎没有什么事情会让她们产生烦恼,心如清水般澄明。
我很难想象,如果她年龄再大些,会不会说,“我不出去住,我就在外婆那里住就挺好的。”
我摇摇头,不敢继续想下去。
这屋子和孩子外婆住的房屋挨得很近,我一次只拿一点生活用品过去,每次拿的时候都很没有底气,像是偷偷摸摸往外拿。不是真的偷东西,而是害怕母亲不高兴。
我来到母亲的屋子里,收拾我喜欢的被子,从柜子上拿下来,母亲看见了,冷言冷语地说,“这个你要拿走吗?!这个这么好!就留在家里用。”
“那边没有被子,家里有很多,我不准备重新买”,为了尊重她,不惹她发怒,我又妥协地说,“那你说哪些我能带过去,你帮我选一些吧”
她开始从衣柜里拿出了我上大学时期一米小床上铺的床上用品,花色不成套。这些是尘封在柜子里早已不用的,现如今打发着我。
“这些睡不了啊,那边的床是一米八、一米五和一米二宽的。你拿的这个太小了,我需要一些大的床上用品。我之前买了一些,我想用它们。”
她深吐了一口气,仍有些舍不得的样子,“我知道你买的那床被套,里边我已经装好了夏被的,算了,要不你都一起拿过去用吧!”一边说一边收拾,一幅不情愿的样子。
最后明明三张床,却只拿了两床被褥给我,我想再拿一床过去,把床一次性都铺好,她叫我不要一次拿,慢慢拿,我依了她。
我便隔三差五地拿些东西,有时是枕头,有时是瓶瓶罐罐,放学接孩子一起过去布置房屋。
放学路上遇到孩子的同学,问她“洋洋,怎么你今天回家走的方向不一样?”
她骄傲地说,“我是去新家”。
孩子已经接受了这个“新家”。
母亲的思想工作,却没有那么好做了。
屋子里,妈妈坐在沙发上,两手交叉于胸口,说,“你们两个出去住可以,把孩子给我留下。让孩子跟你们去住出租屋,你不嫌丢人,你让孩子的同学老师怎么看,孩子有房子不住,她爸爸妈妈要带她出去租房子住,你让孩子颜面扫地!也让我的颜面扫地!”
顿时一团怒火涌上我心头,我极力忍住不要失控。她可以骂我,事实上在此之前她一直都是这样做的,言语犀利刻薄,从不留情。
我能忍,不忍又能如何,血缘决定了她是我母亲,我无处可逃。
我对她说过,我出去住,是为了更好照顾孩子,她现在不让我带孩子,已触碰到我的底线。
成年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太直接可不行。
之后的一段时间,我每隔几天,聊着聊着就会说到这件事上来。为此,放学接小孩的时候,我特意问了同学家长,我发现,很多家庭都是父母亲自带孩子,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分开住,即使老人同住,一般只负责家务,养育问题,依然是父母主抓。
回家以后,我把打听到的例子讲给母亲听,想让她放下面子思想,长远为孩子打算,接受让我和老公照顾小孩这件事。
母亲的思想工作一直做不通,她依然不能接受我们租房子把小孩带出去,还搬来了一些例子,说某某同学就是一直由外婆照顾。我和她僵持不下。
这天,当我们同样提起这件事时,相互不愉快。母亲眉头紧锁,骂骂咧咧了起来。怕吓到孩子,我抱着孩子往屋外走。
她尖利的声音从耳后跟来,“你要走,你走哪去?!你以为你长大了翅膀硬了,可以到处飞了。可你不管飞到哪里都是我的女儿!休想跑得掉!”
这样的不愉快我早已习惯,为了不激怒她,我平和而决绝地回了一句,“我带孩子出去散散步。”这一散,就没有回去。
那天我和孩子出了门,我牵着孩子朝小区楼下走着,心里无限感慨。我是孩子的妈妈,妈妈照顾自己的小孩,怎么就这么难呢!我实在是想不明白。
走着走着,我和孩子走到了新家楼下,屋里被子已在前几天铺好。就这样,那天晚上,我和孩子第一次在新家过了夜。从那天起,小孩和我住在了一起。
这次散步,成了我照顾孩子的关键转折点,使我成功把孩子带了出来。据后来母亲说,我是把孩子骗出来的。她说什么也都无关紧要了。我得到了我想到的结果,费尽力气也要达成的结果——亲自照顾小孩。
有了这样的基础,渐渐地,顾不得母亲不适应,孩子放学后我接了她就直奔新家,孩子、我和老公三个人正式开始一起生活。
这是新的生活,虽然内心坚定,但内心深处,却存在一丝隐隐的不安,未来有哪些新的状况在等着我,还未可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