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诠释《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之“和其光同其尘”

诠释《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之“和其光同其尘”

作者: 鷺風 | 来源:发表于2017-08-31 11:51 被阅读109次

“和光同尘”本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和其光,同其尘”。“和光同尘”就是不露锋芒,不自以为是,不自视清高,不脱离民众,和普通人打成一片。尤其指那些非富即贵之人,更当和光同尘,不要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不要官大一分,钱多一分,人情味就越少一分,若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就很难了解普通人群的心声。对于一个不了解部属心理和想法的领袖,总是在身体和心理上物理隔离的,想在民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那是不可能的。尤其在今天的自由竞争中,如果不能和其光、同其尘,而一意孤行,脱离现实,背道而驰,根本行不通。毛泽东有一句很贴地气的名言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合此意!

  人生活在世间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但又是与许多的事和人联系在一起的。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不能脱离社会。和光同尘也就是团结他人,圆通自我,不存偏见。道家人士自古至今,虽有不少隐迹于山林的修道之士,但亦从不放弃积极的入世。要融入到社会人群中就要和光同尘。太平道提出的天下太平的理想,净明道的忠孝思想,全真道的大起尘世,参加世俗的劳作,其目的是为了磨练心性,驱除邪心,以求得真心本性等等,都是和光同尘理念的最好体现和实践。道,教人化除成见,求同存异,处富贵不自大,成功名不自居,得宠爱不自显。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对于善良的人,以善相待,对于不善的人,用善来感化,使他改恶从善。这样就能消除隔阂,人与人能够相处融洽,社会才能和谐安定,民众才能安居乐业。

相关文章

  • 心观《道德经》(58)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

  •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

  • 读写《道德经》(五十六)

    巜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

  • 国学课堂(四十一)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

  • 和光同尘 | 《道德经》第56章学习感悟

    跟杨鹏老师学《道德经》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杨鹏校订本)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锉其锐...

  • 愿你能拥有一颗公平公正之心,做一个眼无势利的人!读《道德经》第五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

  • 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出自《道德经》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

  •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五十六章全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

  • 日知录-17

    日知录-17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诠释《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之“和其光同其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cq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