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KI+DAY8+《文心》

作者: 茶狐也要努力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17:03 被阅读9次

在读《文心》之前,我还以为这就是一本名字文艺的工具书,罗列讲述中国文字文化。但阅读第一章就让我大为惊喜,以小说故事的形式介绍中国文字文化,不仅有趣,看孤独的美食家,一起用餐吧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其中的描写内容也如其题目一样文雅。

“天气非常好。阳光从窗外的柳隔间射进来,在沿窗的桌子上,地板上,同学的肩背上印着繁碎的光影。王先生新修面颊,穿着一件洗濯的很干净的旧绸长衫,斜受着外光站在讲台上;谁看着他就更清晰的感受到新秋的爽气。”

仅仅光看文字,就可以体会到秋天阳光的灿烂和清爽,以及学生时代的青涩干净。文字内容也细腻美好,与民国时期的文化风度相互照应。

其次是贴近生活,描写的是两个主角是初中生,谈到鲁迅先生的文章,两位主角的心里想到“不懂,不懂”。让我觉得太真实了,特别前段时间被调侃的那两棵枣树。可见作者贴近生活,考究人物心里,跨时代引起了不谋而合的共鸣。

初中的时候乃至到了高中,读起鲁迅先生也是“不懂,不懂”乃至于产生逆反心理。初中生达不到鲁迅先生的高度只能囫囵吞枣,但读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于理解内化再应用。有些事经历过了,再去读书;与读过书,再经历,随后豁然开朗是不同的。这可能就是成长吧,我们发现任何读过的书都没有被忘记被浪费,他们是思想的种子,一定会在某一刻绽放。而那些曾经阅读过的一知半解的书和内容,在一瞬间的恍然大悟后,必将引领我们去更广阔的地方。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也能给我们不同的感触。这本书就加重了我的这种感觉。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平富裕,读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尚且有同样的安逸自在之感,有共鸣可言。但在国破家亡的民国,他们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啊,他们向往的心情又是多么强烈啊。

我不由得觉得,我们在盛世,他们在乱世,还有更多更多不同处境的人,都在阅读陶渊明。不论时代怎么变,这本书里的桃源美景却不会变化,一直被向往着。我眼前有这样的一个场景,一本桃源诗集在下,桃花坞在上浮现,恒古不变,而这桃花坞的上面从古代到民国,从烽火到和平。这一静一动的对比让我震撼,文字书籍,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止痛药。尽管我们不能实现,却仍然可以为之努力向往。

相关文章

  • YUKI+DAY8+《文心》

    在读《文心》之前,我还以为这就是一本名字文艺的工具书,罗列讲述中国文字文化。但阅读第一章就让我大为惊喜,以小说故事...

  • 文心:文走心,心从文

    前段时间参加了简书的日更100字的活动,觉得这是一个发现生活,享受生活和记录生活的好契机,可当我持续更新了十天之后...

  • 《文心》:以文映心,以心写文

    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不成样子,洋洋洒洒,乱七八糟,不讲求行文的规矩。于是找了很多有关写作的书籍来读,想要在其中收获些...

  • 文心画境话文心

    文心对文学的爱好源于中医。能从草本方剂、药理条律中萌发对文学的兴趣,比起那些自幼与诗书相伴,穿行于经史文韬的人来说...

  • 文,从心出发 |《文心》

    文心,二字简单,却能道出《文心》的真谛。 文,指读和写,就是现在我们说的「输入」和「输出」,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心...

  • 文心

    问心有万绪, 提笔却成空。 文章千古事, 片语只言中。

  • 文心

    文心花引动,醉意酒酿生。 诗情风送入,词赋雅兴成。 碧池且为砚,名园为展厅。 挥毫几幅去,义卖济难童!

  • 文心

    上完大学开始工作的我,现在才开始看民国时期的中学国文教材,文心与文章作法,写得生动,重点是知其所以然。 印象中初中...

  • 文心

    从前把自己写在云里 天高地远 很是寂寞 如今把自己种在地里 土生土长 很是欢喜 哀伤透明 孤独透明 生不沉默 死不...

  • 文心

    最近购入关于阅读写作的系列读物,翻开第一本是民国时期夏丏尊和叶圣陶合作撰写的《文心》,写给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小说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YUKI+DAY8+《文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nb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