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史记》中的南方

《史记》中的南方

作者: 已锁定 | 来源:发表于2023-08-01 07:48 被阅读0次

史记中有一段信息量很大的文字,说的是汉代及以前的南方,我很有兴趣看看那时对南方的风土人情是怎样看的,另外身为一个身处南方的东北人,也想对比下今天的南方各地,是否和古代的情况有若干延续相似之处。
《史記·貨殖列傳》:

越、楚則有三俗。

夫自淮北沛、陳、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其俗剽輕,易發怒,地薄,寡於積聚。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東有雲夢之饒。陳在楚夏之交,通魚鹽之貨,其民多賈。徐、僮、取慮,則清刻,矜已諾。

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此東楚也。其俗類徐、僮。朐、繒以北,俗則齊。浙江南則越。夫吳自闔廬、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東一都㑹也。

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是南楚也。其俗大類西楚。郢之後徙夀春,亦一都會也。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與閩中、干越雜俗,故南楚好辭,巧說少信。江南卑溼,丈夫早夭。多竹木。豫章出黄金,長沙出連、錫,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費。


通篇上下,談的都是西、東、南三楚之地的事兒,可前邊卻是以“越、楚則有三俗”這句話來提領其事。對這一點,唐人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解釋說:“越滅吴則有江淮以北,楚滅越兼有吳越之地,故言越、楚也。”這一解釋非常重要,也相當妥切,他告訴我們這三楚是兼有吳越之地的;也就是說,這西楚、東楚和南楚的地域範圍,從“楚夏之交”處的陳向南,直抵南嶺腳下,涵蓋南方大部分疆域(嶺南當時尚在趙佗南越國的治下)。至於確認這一點的具體意義是什麼,且容我在後面再來敘說。

南楚:是最早形成的,在华夏诸国看来,楚国位于“南蛮之地”,楚人扩张后,占领两湖、河南南部、安徽西南、江西等地区。春秋时期,由于楚国位于中原南部,所以中原各国称其为“南楚”“南蛮”。

东楚:春秋末期,吴、越争霸后,越国胜利,占领江苏、浙江两省(徐州除外),战国时期,楚国灭越,占领吴越地区。这块新的领土,由于在故地东面,所以称为“东楚”。

西楚:楚国衰落后,首都郢都被秦朝攻克,并遭到屠杀和毁坏,为了躲避锋芒,楚人东迁,这时南楚故地已经不是楚国中心。楚国向北发展中,灭鲁国,并占领徐州周边、安徽淮河以北,并大量向淮北移民。这块地区由于位于东楚的西面,所以叫西楚。

从性质来看,南楚是发祥地,东楚是征服、同化地区,西楚是殖民地。

楚汉争霸时期,南楚地广人稀,已经没落,位于中原的西楚成为楚人中心,而西楚的中心是徐州。

相关文章

  • 史记中的武王

    武王征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王曰:“告女:...

  • 《史记》中的数字

    跟薛幼萍老师读《史记》,说到《史记》的十二世家、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薛老师说里面的这些数字,有人...

  • 《周亚夫军细柳》

    抓住史记的特点,纪传体,以人物为主线。《史记》中的文章特别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司马迁的《史记》以奇著称...

  • 南方和北方的古代开发差距

    今天看了史记解读,关于南北方的差异,感觉很有意思。 南北开发的区别 总体来说,在古代,南方的开发...

  • 向管仲借镜,著人格语文——《管仲列传》教学设计(原创)

    《管仲列传》是《史记》第四专题“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中的第二篇文章,太史公创作《史记》的目的是...

  • 《史记》和《汉书》中,哪部更符合历史?

    《史记》和《汉书》中更符合历史的,是《汉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史记》。 《史记》记载了自上古时代到汉武帝...

  • 读《史记》中的孟尝君

    文/湘女梅子 文渊班第三周作业,通读司马迁的《史记》,第一天作业,写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简...

  • 《史记》中的女性们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史记》洋洋洒洒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中华文明从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

  • 史记中的秦始皇

    秦始皇----古代第一个统一六国的古代皇帝,生下来后在赵国,在那里,秦始皇与赵太后有怨,直到九岁,才回到本国。 当...

  • 《史记》中的用人原则

    《史记》,一本天地奇书,2000多年前,西汉一个伟大的男人—司马迁,呕心沥血,忍辱负重,完成了这部鸿篇巨著,享誉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中的南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pe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