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喋不休
01
2017年,我计划每天跑五公里。
2017年,我计划努力学好一门外语。
2017年,我计划认真看100本书。
计划,是个很让人振奋的词。然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任何一句你无法做到的誓言,都能找到说服自己的理由。
你说:量小非君子;可人家甩脸就是:无毒不丈夫!
你说:邪不胜正,可别人会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你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可想想还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你说:做事没计划、忙人骑害马;可你回头就说:计划赶不上变化。
我不喜欢“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个词,这样只能让理所当然的制定计划,成为习以为常的“爽约”,这样的自己,怕是自己也不信了吧!
02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里面作者提到一个万能答疑的金句:你倒是去如何如何!
比如:
你说:跑步好累,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
那么回答就是:那你倒是去跑啊!
你说:太难了,音标都不会读,还怎么学好英语?
那么回答就是:那你倒是去学啊!
你说:一年读100本书太多了,怎么才能看得完啊?
那么回答就是:那你倒是去看啊!
一开始觉得这样的回答挺逗,作者要不是抽风了,就是实在没啥写的开始胡咧咧了。
不过,当我仔细思量,在联系到以往的经历,事情还真是就这么回事!
03
说来惭愧,读高二那会儿我极度的厌学,每天不是玩游戏就是看小说,再或者打打篮球、滑滑冰之类的,印象中那段时间每次月考排在四十名左右的样子。
这样的日子虽然不至于享受学霸一样受人敬佩的待遇,但在一大批不读书的人群里也算是混出个“潇洒”的名声。
可是这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读书,也不想一直如此下去……
碍于父母的强烈要求,我始终没有辍学,就在火山快要喷发的那一刻,我找到了教我的一位老师。
我和老师谈话很直接:“就是不想读书,学不进去,也感觉没多大意思”。本以为老师接下来会讲一大推道理,没想到他仅仅说了一句:“你没被开除是我保的,接下来你得听我的!”
第二天,一个大高个就从倒数第一排搬到教室前面、靠近卫生角的位置,背靠墙横向而坐,正对教室门口,右侧是分为四组的五十几名同学。
一个多月后,剧情发展的很狗血,那坐在卫生角,每次考四十多名的家伙(没错,就是我!)居然月考第四名,而且期末数学26分的成绩,却在这次成了班级唯一上百分的学生,连我自己都觉得太奇怪了!
奇迹还再继续,随后的几次考试估计颠覆了成绩提高速度的最佳记录了,第四、第四、第一、第一……毕业后当然没上名牌大学,但也读了一所还算不错的二本。
我记得,那段时间,我老是告诉自己:我学不进去,不想读书,读书并没有什么用。
我还记得,那段时间,老师告诉我:你可以读书,但不要为你的不坚持找貌似合理的理由。
若是决心不够,有太多的理由可以让你放弃!
我也不知道老师是否知道解惑的万能金句,但是如果有人问我:学不进,不想读的时候,我会回答:那你倒是读呀!
04
大学时期,每次暑假都会找点事情做,一来两个多月够长,足够时间出去浪一浪;二来作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应该出去历(zhuan)练(dian)历(qian练(hua)。
考试完的那天,几个哥们商讨了一番,可事情发展远没计划的简单,对于去哪的问题,大家你提一个,我提一个,最后不得不写下城市的名字抽签决定。
“暑假工并不好找”,这是我们去到东莞之后一周的共识。原本也该想到,每一届五六百万的大学生,还有许多高中生,就算大部分不找工作,也有不少人抢这几个月的“饭碗”。
佛家说,尽人事听天命,并不是说做事情顺其自然就可以,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尽人事,听天命只不过是对待结果该有的心态,而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好的办法不就是尽人事吗?
后来,我们找到一家做电脑机箱的工厂,虽然工资低些但好歹也算是上班了。工作之后,发现这是一家举步维艰的厂子,很多老员工都相继离开,剩下唯一的一条生产线,哥们几个倒成了主力。
那段时间,自我感觉收获不少,当然不是指的薪资,而是一份没有抱怨的坚毅,另外还有一件值得骄傲事情:完成整部《红楼梦》的阅读,此刻想想,每天上班十二个小时以上,一个月时间细读完该算是一项成就了吧!
在学校的时候,曾无数次的尝试阅读《红楼梦》,但不管是买的纸书,还是手机里的电子书,都无法坚持读完,暑假索性入手一个iReader阅读器,在那争分夺秒的时间里,竟泰然自若的读着……
有时候在想,iReader阅读器读书更方专注是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去读的决心,就像我所理解的解忧杂货店,那些几经推敲的点子并不是真正的解惑之道,但尽管如此,浪矢先生依然帮助了那些人,因为双方建立在信笺上的坦诚交流,让困惑者了解了自己的真实内心,在这基础上建立的目标,才是决心最可靠的支撑。
不要想太难了,学不下去。
不要说太累了,不想工作。
不要觉得迷茫、生活没意思。
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用。
End.
本文为简书作者原创,未授权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