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拜读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这是一部跨越年代和国家的小说,以上个世纪60年代的阿富汗政变为背景,两个发小的友谊为主要线索,反应了国家在当权者的斗争下让老百姓民不聊生的悲惨故事。
生活在旧金山的文学创作者阿米尔的内心里一直藏着一个秘密,这个秘密让他感觉到内心的罪恶,如果不亲自去赎罪,罪恶感就像一座大山,会慢慢把他压垮。
阿米尔出生在阿富汗的一个中产家庭,就在他出生的一个月后,家里的仆人阿里也喜得爱子,取名 哈桑,阿米尔的母亲在生产时因为难产去世,哈桑的母亲在生下他七日后就跑路了。
两个年龄相仿的婴儿,都丧失了母爱,在同一个院子里吃着同一个奶妈的奶长大,他们是兄弟,他们就应该是最好的玩伴。可是由于身份的悬殊也让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
最让人无法接收的是阿米尔和哈桑竟然是同一个父亲,不错,哈桑是一个私生子,虽然他的母亲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美人,可她是身份卑微的哈拉扎人,父亲身份高贵,身材高达勇猛,做事睿智果断,且富有爱心,他所完成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完美,他在儿子的眼里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唯一的缺陷就是一生都没有勇气去承认哈桑的真实身份,虽然他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爱着这位私生子。
由于地位的悬殊,阿米尔一直是阿里和哈桑的少爷,作为仆人他们也是尽职尽责,忠心耿耿,对这个家庭充满了感激。
两个儿时少年的相处中,阿米尔处处都能得到优厚的照顾,本就善良的哈桑再加上仆人身份的枷锁,内心里极度卑微,他们的友谊就建立在哈桑为阿米尔的“我愿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信条之上。
哈桑对于追风筝有一种天生的本能,两个孩子的关系破裂也就在一次风筝大赛上。为了让阿米尔获得比赛的冠军哈桑拼尽全力,他在追风筝回来的途中,为了保住这个赛果,甘愿被一群流氓“肮脏”的欺负和侮辱,就发生在阿米尔眼下,他却没有勇气为了哈桑而抗争。
事后的阿米尔一直无法原谅自己对朋友的背叛,更是无法原谅自己的懦弱和胆怯,这不仅打破了自己内心里的对于兄弟友情的憧憬,也为自己不能做一个父亲那样的人而苦恼。
事情过去后很多年,阿米尔来到阿富汗,经过九死一生的重重困难把哈桑留下的孤儿带回美国扶养,这就是他的自我救赎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