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顾目标
明确目标,将结果与目标进行对比。重点是一定要搞清楚真正的目标,比如你读书为了增长见识、提升认知,但是可能会把读书变成了目标。所以一定要多问自己做这件事真正目的。
回顾目标时,将目标在显眼的地方展示出来,保证复盘方向始终正确。
2. 叙述过程
目的是为了将做过的事可视化、显性化。要做到以下几点:真实客观,不做主观美化和有目的的筛选;全面完整(与事件有关的各方信息完备);细节丰富。叙述过程,用文字记录,写的过程就能带来思考,对于很长事件才能完成的事情,要阶段性地进行记录。如你的年度复盘,那就是在每个月甚至每周的时候就要进行复盘。当复盘成为习惯以后,叙述关键节点即可。
3. 评估结果
目标是希望达成的,但是结果才是实际做到的,找到他们之间的差别。用表格来呈现,“新增”大闭包目标中没有但实际做出了调整,而带来的结果。“消失”表示原有,但是做的过程中,调整之后没有做的项目。“=”“>”"<"分表表示结果和目标相同,结果好于和不如目标。
跟标杆比对,找到差距和获得超越一般水准的认识和做法。结果比对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差距,而是为了发现问题,价值是为“原因分析”提供着力点。
4. 分析原因
原因分析是否到位,决定了复盘是否卓有成效。
1)从“与预期不一致”的地方入手,不一致包括比预期好、差和不太确定。
2)针对不一致的地方提出问题:为什么呢?
3)从“事情的关键点”入手,如对产品而言就是产品质量、营销宣传和渠道。
4)“5why分析法”和层次图。追问的问题按照三个层面:信息层面、逻辑层面和假设层面。
5)发心是对的吗,做的事是正确的吗,回到事情的原点去思考。
6)反思我们自己,做事的态度和做事的方式。做事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是自己“想要"还是被动交差,是为了成长还是表现;做事的方式,是闭门造车还是寻求各种资源,广泛听取意见。
5. 推演规律
能经受逻辑的检验,不是自以为是的结论,不被相关关系所迷惑,努力寻找因果关系。
经过交叉验证,为了避免复盘得出的结论只适合特殊情况,让它更接近真实的规律,用其他事情交叉验证复盘得出的结论。要可以地去寻找反例,证伪。
可用来指导实践,做内部归因,把原因归到自己身上,才能成长。指导实践的意义就在于提倡我们的可成长性和提倡努力。
指向抽象共性而非具体个案。
对复盘结论的运用情况进行推演。复盘是为了对今后的实践进行指导,帮助我们今后取得更好的成绩。
6. 形成文档
将复盘中得到的认识和结论,以文本的形式固化下来,而不只是停留在脑海中。形成文档,有助于将认识和结论知识化,形成显性的知识,可查阅,可传播。
体会:
1. 听说过无数次复盘的重要性,但第一次也没有做对,对照复盘步骤,还有很多要纠正,但庆幸知道了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
2. 生活中处处都有复盘的机会,复盘让自己不再为失误找借口,而是真正做到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无论是多么糟糕的事情,复盘得当,就能避免下一次的重演。
3. 复盘是为了从自己身上找到成长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