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哲学史(上卷)》读书笔记——卷一第一篇第五章 巴门尼德
古希腊人并不沉溺于中庸之道,无论在他们的理论上或是在他们的实践上。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都在变化着;巴门尼德则反驳说:没有事物是变化的。
巴门尼德是意大利南部爱利亚人,鼎盛时期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上半叶。巴门尼德在哲学历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创造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论证方式,这种论证方式曾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后来大多数形而上学者的身上,直到黑格尔为止。
巴门尼德认为感官是骗人的,并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他认为,唯一的真实就是“一”,而且这个“一”是物质的,而且占有空间,是球形的。这个“一”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的全体是无所不在的。
巴门尼德提出了“真理之道”的观点,这种论证的本质如下:当你思想的时候,你必定是思想到某种事物;当你使用一个名字的时候,它必是某种事物的名字。因此语言和思想都需要在它们本身以外有某种客体。而且你既然可以在一个时刻而又在另一个时刻同样地思想着一件事物或者说到它,所以凡是可以被思维的或者可以被说到的,就必然在所有的时间之内都存在着。因此就不可能有变化,因为变化就包含着事物的产生与消灭。这是从思想与语言来推论整个世界的最早的例子。
巴门尼德哲学的影响如下:后来的哲学,一直到晚近时期为止,从巴门尼德那里所接受过的并不是一切变化的不可能性,而是“实体”的不可毁灭性。这个概念成为哲学、心理学、物理学和神学中的根本概念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