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一起来聊一下《宝宝自信的培养》,这个话题。
自信,与胆量,与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这些,都是相关联的。
先说个反面的例子吧。妈妈带着女宝宝玩耍,这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条毛毛虫。妈妈下意识地,浑身抽搐了一下,随之大叫——啊~~~这个动作,不是妈妈有意这样子做的。完全是自然而然的表现。
但是你知道,人生如梦,人生如戏,你这样子做,已经传递给孩子,什么信息?
你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教育。明确的告诉了宝宝,这个世界,是恐怖的。尤其是看到带毛毛的,会动的,那就意味着灾难,意味着浑身发抖。这个告诉,还不止是停留在学——觉。更完成了习——孩子全程体验过了。这种教育,不管你懂不懂教育,学没学过师范专业,这种传承,却完美地完成了。从此,这个女宝宝,就会养成害怕的习惯。
这个,就解释了,为什么妈妈带的男宝宝,常常会变得怯懦,见人不敢说话,做事,磨磨蹭蹭。
所谓磨蹭,实际上,是因为讨厌,或者恐怖,或者为了逃避,下意识地,心思没在这事上,这个事,怎么可能做得好呢?!
结果呢,换来的是父母的呵斥,或者打骂,从此,这个事,更是做不好了。
给大家提示出来,开始重视这种现象,大家必然会思考,也会想办法,对于想改变现状,已经就是一种进步了。
我们再说一例:我们的宝宝,是不是经常,有偏食的现象?今天,我们要学会一种思维:凡有现象,这个是结果。
学会追问,这个结果,产生的因缘,是什么呢?
这个就是我们学易经,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如果不找到正因,只是解决果,也就是只是在现象上用功,会劳而无功。
而一旦查清因缘,顺因缘而调整之,好比是根深叶茂,解决问题,就会轻松而高效。但是更要关注扎根。
像偏食,是怎么来的呢?
我也不知道。但是据我观察,有的妈妈,见某菜一上桌,马上露出,厌倦的神情。我们大人,会清醒地分辨得出来。而另一道菜上桌,爸爸双眼放光,垂涎欲滴,马上想办法搞到手,然后大吃大嚼。
这样的现象,大家见过没有?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现象里,透视着什么因果呢?
孩子的偏食,与父母共餐时的表现,有特别重大的关系。很多家里还有老人,备着很多的零食给到孩子,然后到了吃饭时间,孩子吃不下。。。。
其实我们可以去观察一下日常生活中的成人,尤其是父母长辈不经意的言行,已经对孩子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那如何建立这个小宝宝的信心呢?
我们来用我们参加学经班看到的一些现象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很多妈妈带孩子来参加我们的学经班,有一个环节,就是自我介绍。在这个环节里,很多父母是推着孩子上去。孩子一般胆大的,直接上去了。或是没有熟悉的,就不去。后来到了家长上去了,孩子也就跟着上去了。这是典型的父母身教的榜样。
我们这边有很多的小小的小朋友过来时,是躲在妈妈后面的,完全在这个活动中坐不住。妈妈就觉得这个孩子太……
每当看到这样的孩子时,我会跟这些家长聊天,就了解到一个信息。孩子是老人家带大的,平时妈妈没有带着参加相关群体活动,所以这个时候说孩子胆小,不自信这是正常的。
我们可以怎么样去改变这样一个现象呢?
还是回到根本这个点上入手。我们家长确定好目标,做好身教。
我们这边有好几个小宝贝,像我们熟悉的思哲小朋友一直是奶奶带大。刚来时,就躲在妈妈后面,拉着妈妈走。好长一段时间在做活动时都是躲得远远的。妈妈却一直坚持做好自己。大方介绍,成长自己。后来会慢慢的跟着妈妈的后面上台。妈妈从来只是鼓励和做好自己。因为每个孩子不同,后来经历了大半年的时间,偶尔会跑来晃一下,但是在活动下面和小朋友慢慢的玩在了一起。
在一次大型活动时,人家突然抢了一个机会当着60多人的面大方的上台介绍了。这个是完全超出了我们想象的。妈妈是一个很能付出的人,思哲小朋友也在很多时候,别人小朋友照相完后跑掉,他会默默的帮我来弄我的横幅。现在和大家一起经常跑到台上去背诗。完全看不到当初那个胆小的躲避的孩子了。声音洪亮,大方的站在的台上。
在学经班上很多这样的宝贝。这说明一个点,孩子之所以不自信,原因是妈妈不懂得看到孩子的不足,以及不知如何引导他找到自己的自信。所以当家人懂得从根上自己上解决问题,在不断的学习修正思积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自信,勇气就上来了。
学在经典,行在生活!学经典,不是让你背多少经典。我们强调的是父母好好学习,我们的父母你本身就是一本经典,你的言行就是经典的代表,你的孩子天天读着你这本经典,你的自信孩子读懂了,他自然在你给他的这个环境中变会了。
看看咱们学经班这些孩子们,刚来参加学经班时,大多都是内向胆小的,现在是个个都生怕自己露脸的机会少了,当领读小老师的机会少了。
所以,家长做好榜样,亲子诵读经典,参加亲子学经班活动,腹有诗书气自发,对孩子都是一种非常好的志气长养,自然就越来越自信。
重视家庭教育的智慧父母欢迎加我微信一起交流、学习。备注: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