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生花旅行·在路上
陕西好风光,西安、延安,心中所安(1)

陕西好风光,西安、延安,心中所安(1)

作者: 背后国文 | 来源:发表于2017-08-15 21:56 被阅读20次

中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名胜众多,让你排一排最想去的地方,我们可能会想到北京的长城、广西的桂林、安徽的黄山等,但肯定不会漏掉一个闻名西北的陕西,那里不仅有“世界八大奇迹”的秦陵兵马俑,还有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古城,还有“天下第一险”的华山,还有佛教重地法门寺,还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延安,还有华夏始祖的黄帝陵,还有……真是太多、太多,正因为有太多的去处,所以让人魂牵梦萦,时时在寻找机会去瞻仰浏览一番。

诗云: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四月,正是春暖花开,适合游玩的时节,机会也在这时候来了。

一想到到梦寐以求的地方去游玩,心里充满着期待。出发前,稍稍做了些功课,希望有个不一样的体验。

说到底,我们旅游看什么?很多人都没弄明白,只是根据网上的攻略走马观花浏览一遍,名曰“到此一游”。其实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喜好,有重点、有突出地选择让我们惊奇、让我们感动的东西。比如,我们在延安,我们可以重点关注黄土高原;在西安,我们可以把目光锁住古城。这是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必定是当地的文化。没有了文化,一切的美景都成了虚幻,好像镜中花、水中月。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旅游感受,自己感到有收获、感到满足才是最大的目的。

游记从一首诗开始,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前面讲金陵,后面却想到了长安,一下子把南京和西安联系在一起了。

一、宝塔延安

为什么说是宝塔延安,是因为过去看电影时,一看到这座宝塔,就马上想到毛主席、想到工农红军,想到红旗飘扬,那是孩时心中的圣地,是儿时无比崇高向往的地方。

1、沿途一瞥

4月19日,我们9:05乘座高铁G1916从南京南出发,高铁是天堑变通途,飞机则是天涯若比邻了,现代的交通工具缩短了地理意义上的距离,比以前出行真是方便快捷多了。

一路风光不断变化,苏皖有水的灵动,徐州到中原大地是一马平川,尤其是成片碧绿的麦田,一眼望去,像是一块巨大的绿地毯,很是养眼。车出洛阳,就是黄土茫茫了。我不知道“富贵牡丹,花开洛阳”的花中贵族竟然生长在这样的土壤里。进入陕西,慢慢可以看到传说中的窑洞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不同,养育出来的人当然也千差万别了。

下午14:20左右到了西安,西安坐落在关中平原,还有十三朝建都的辉煌,可以看得出西北大城市的端倪。我们转车乘D5088出西安,渭北高原的沟壑扑面而来,有气势、有相貌,但寂寥人烟。车基本是在山中穿行,窗外很难看到平地。现在的路虽然改变了生活,更使山区人民大开了眼界,但是交通闭塞的当年的穷困潦倒就不难想像了。车到延安时,我们还是很难发现在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延安城就在这一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巍然屹立。

我在想,为什么在陕北这样少水的地方有这么多的柳树?后来,读到

刘禹锡《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里面的垂杨解释是这样的:

隋炀帝自板诸引河达于淮,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名曰隋堤,一千三百里。《开河记》:“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争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杨柳姓杨,曰杨柳也。”这才弄明白了。

晚下塌于龙飞盛世酒店,酒店前面的马路倒是很宽很长。房间很大,有WIFI,但手机通话信号奇差,基本不能正常拨打和电话。

1、宝塔山:

4月20日:上山时正值早晨,虽然快进五月,但冷风嗖嗖,禁不住直打寒噤。人说陕北的风硬,这下深刻体会了。

这里是延安的标志,是中国革命圣地的象征。从山上可以看到与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还有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山依然挺拔屹立,然河已无滚滚水。

.

2、杨家岭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3、枣园

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

4、王家坪

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

这三处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黄土、窑洞、古树。置身其中,在回想着电影中的那个场景。

5、革命纪念馆

主要宣传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

6、黄帝陵

4月21日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建筑依中国地理的基本形态——“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黄帝陵景区主要由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大部分组成。

今天风和日丽,景区雄伟壮美,在这黄土高原上有如此山水美景,实乃天赐福地。

轩辕广场,是一座宽阔的不对称半圆型广场,总面积一万平方米,地面用直径0.5米一0.6米的5000块秦岭天然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印池,其寓意为黄帝用印之水。传说黄帝总在此淘洗玉玺大印,对面即为黄帝置印的印台山。印池占地300余亩,水域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总蓄水量46万立方米,再现出“沮水秋风”、“桥山夜月”的自然景观,也使黄帝陵山环水绕。

印池之上,横跨着一座通往北岸轩辕庙的轩辕桥。轩辕桥为仿灞河古礅梁桥,全长66米,宽8.6米,高6.15米,共九跨。桥面设护栏,栏板上均雕有古典图案花纹。桥体全部采用花岗岩,每根石梁长5.71米,重10吨,由121根石梁铺砌而成,给人以粗犷、古朴、厚重的视觉效果。 黄帝陵标识碑,标识碑正面雕刻的黄帝陵标识,圆形背景源自中华文化“天圆”的传统理念,虚实相间体现时空转换,圆形下方的大地和如意祥云图案,寓意黄帝开创的中华文明根植厚土、造福华夏。标识碑总高4.5米,寓意九五之尊及五湖四海对始祖黄帝的敬仰。 诚心亭,亭前东南侧有一砖砌壁,上书简介:“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同胞华侨、外籍华裔,谒拜黄帝时,先要在诚心亭整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然后缓步进殿,顶礼膜拜。”

二、西安城墙

撇开兵马俑不说,西安的城墙可以说是闻名遐迩了。但我说,兵马俑可以不看,但城墙不可不逛。因为感受不一样,兵马俑可以看图片,看影像,听讲解,但城墙必须行走于上,触摸手中,才能找到那种深切的感觉。

1、洛川一瞥和钟鼓楼和回民街

从延安回西安时,我们重温了一下渭北高原的沟壑的风貌,但被镶嵌在群山中湛蓝的洛川水却一下子震撼了,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洛川苹果闻名于世,据说得益于当地的自然气候,下午四时,太阳依然紧紧悬挂在头顶。

大约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重新回到西安,下榻于未央区的唐安酒店,房间依然大,WIFI信号也不错。

千年帝都当然不止帝都的恢宏历史,而且这里也是文学的圣地,我们从《人生》认识了路遥,从路遥又读到了《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首版就买了,贾平凹《废都》是前几年才读的,而且还有最最著名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传世名篇《长恨歌》,虽然中学课本中没有,但那时我已经全部会背了,现在背不完整了。岁月不饶人,送走的是青春的岁月,但文字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永远镌刻在脑中了。看《人生》,看到了爱情和人性;读《平凡的世界》,读到了世间人生的不平凡;读《废都》,看到了长安城里世人的无奈和困惑;《长恨歌》里,读不出绵绵无绝期的恨了……

这都是陕西印象,还有西安情结。

放下行李后,直接向钟楼、鼓楼、回民街进发,在路上领略了西安的地铁,人很多。

西安钟楼是西安的象征,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门票35元,不允许带火种进入。

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西安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陕西好风光,西安、延安,心中所安(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avrxtx.html